网络意识形态微话语的传播规律与影响机制研
究
目录
一、内容综述 4
1.1研究背景与意义 5
1.1.1时代背景概述 8
1.1.2研究价值探讨 9
1.2国内外研究现状 10
1.2.1国外相关研究综述 11
1.2.2国内相关研究综述 12
1.3研究内容与方法 14
1.3.1主要研究内容 16
1.3.2研究方法选择 16
1.4研究框架与创新点 17
1.4.1研究框架构建 18
1.4.2研究创新之处 19
二、网络意识形态微话语的界定与分析 21
2.1网络意识形态的内涵阐释 22
2.1.1网络意识形态的概念界定 24
2.1.2网络意识形态的表现形式 26
2.2微话语的概念与特征 27
2.2.1微话语的定义 28
2.2.2微话语的特征分析 30
2.3网络意识形态微话语的构成要素 31
2.3.1话语主体 32
2.3.2话语内容 34
2.3.3话语渠道 35
2.4网络意识形态微话语的类型划分 39
2.4.1宣传型微话语 40
2.4.2议论型微话语 41
2.4.3情感型微话语 42
三、网络意识形态微话语的传播规律 44
3.1传播主体行为的模式 45
3.1.1传播主体的动机分析 48
3.1.2传播主体的策略选择 49
3.2传播渠道的选择与运用 50
3.2.1不同传播渠道的特点 52
3.2.2传播渠道的协同效应 52
3.3传播内容的生产与演化 54
3.3.1传播内容的主题分布 56
3.3.2传播内容的演变趋势 58
3.4传播效果的形成与评估 59
3.4.1传播效果的影响因素 60
3.4.2传播效果的测量方法 62
四、网络意识形态微话语的影响机制 63
4.1认知层面影响机制 66
4.1.1认知偏误的诱导 68
4.1.2认知框架的构建 69
4.2情感层面影响机制 70
4.2.1情感共鸣的激发 72
4.2.2情感极化的加剧 74
4.3行为层面影响机制 77
4.3.1行为意愿的引导 78
4.3.2行为模式的塑造 79
4.4社会层面影响机制 81
4.4.1公共意见的形成 83
4.4.2社会氛围的营造 84
五、网络意识形态微话语的治理策略 86
5.1法律法规的完善与执行 87
5.1.1立法层面的保障 89
5.1.2执法层面的监督 90
5.2技术手段的运用与创新 91
5.2.1内容审核的技术应用 93
5.2.2传播溯源的技术保障 97
5.3网络素养的培育与提升 99
5.3.1公众网络素养教育 100
5.3.2青年网络素养引导 101
5.4传播生态的构建与维护 102
5.4.1健康传播生态的要素 103
5.4.2传播生态的平衡维护 106
六、结论与展望 107
6.1研究结论总结 108
6.2研究不足与展望 110
6.2.1研究不足之处 111
6.2.2未来研究方向 112
一、内容综述
(一)网络意识形态微话语的定义与特点
网络意识形态微话语,作为网络时代的一种新型话语体系,其定义和特点尚处于不断探讨之中。但一般来说,它指的是在互联网平台上,通过微博、微信、抖音等社交媒体平台传播的具有鲜明意识形态色彩的简短文本信息。这些话语往往以轻松幽默的方式表达复杂的政治、经济、文化观点,具有传播速度快、覆盖面广、影响力强等特点。
(二)网络意识形态微话语的传播规律
网络意识形态微话语的传播规律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传播速度快:借助互联网技术,微话语能够在短时间内迅速传播至大江南北,其传播速度之快令人惊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