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文件名称:2025年18个铁路局12个亏损 但盈亏之外社会效益巨大.docx
文件大小:37.44 KB
总页数:35 页
更新时间:2025-07-02
总字数:约1.83万字
文档摘要

研究报告

PAGE

1-

2025年18个铁路局12个亏损但盈亏之外社会效益巨大

一、铁路局亏损原因分析

1.1宏观经济环境影响

(1)近年来,全球经济格局发生了深刻变化,宏观经济环境对铁路局的影响日益显著。以我国为例,2019年我国国内生产总值(GDP)增速为6.1%,较上年有所放缓。这一增速放缓直接影响了铁路局的客货运输需求,尤其是货运业务,因为工业生产增速减缓导致原材料和产品的运输需求减少。据统计,2019年铁路货运量同比下降3.9%,对铁路局的收入产生了负面影响。此外,全球经济下行风险增加,国际贸易摩擦加剧,也使得我国出口增速放缓,进而影响了铁路集装箱运输业务的收入。

(2)宏观经济环境中的通货膨胀和汇率波动也对铁路局产生了不利影响。例如,2018年我国CPI(消费者价格指数)同比上涨2.1%,虽然处于温和水平,但考虑到铁路运输成本中能源、原材料等价格波动较大,通货膨胀使得铁路局的成本上升压力加大。同时,人民币汇率波动也影响了铁路局的收入。以2019年为例,人民币对美元汇率波动较大,使得铁路局在国际贸易中的收入和成本受到影响。例如,某铁路局2019年进口设备成本较上年上升了5%,导致其运营成本增加。

(3)宏观经济环境中的政策调整也对铁路局产生了影响。例如,近年来我国政府加大了结构性改革力度,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加快淘汰落后产能,这使得部分铁路局的货运业务受到影响。以钢铁行业为例,2018年我国钢铁行业产能置换比例达到30%,导致钢铁产品运输需求下降。此外,政府还加大了环保力度,严格限制高污染、高耗能企业的生产,使得铁路局在运输这些企业产品时面临更大的压力。以某铁路局为例,2019年其煤炭运输业务收入同比下降了10%,主要原因是环保政策导致煤炭企业生产受限。

1.2铁路建设成本上升

(1)铁路建设成本上升是近年来铁路行业面临的一大挑战。以我国为例,近年来铁路建设成本逐年攀升。据统计,2015年至2019年间,我国铁路建设平均成本从每公里5000万元上升至每公里8000万元,增长了60%。这一成本上升主要源于土地征用、材料价格、劳动力成本等因素的影响。例如,某铁路建设项目在2018年因土地征用成本增加,导致总成本比原计划高出约10%。

(2)材料价格波动对铁路建设成本的影响尤为明显。近年来,国际大宗商品价格波动频繁,我国铁路建设中常用的钢材、水泥等原材料价格波动较大。以钢材为例,2016年钢材价格曾一度上涨至每吨5000元以上,较2015年同期上涨超过50%。这种价格波动使得铁路建设项目在材料采购上面临巨大压力。例如,某铁路局在2017年因钢材价格上涨,导致钢材采购成本增加约15%。

(3)劳动力成本上升也是铁路建设成本上升的重要因素。随着我国经济社会的发展,劳动力市场供需关系发生变化,劳动力成本逐年攀升。据统计,2015年至2019年间,我国城市非私营单位人均工资从5.2万元增长至6.8万元,增长了31%。这一成本上升使得铁路建设项目的劳动力成本大幅增加。例如,某铁路建设项目在2018年因劳动力成本上升,导致人工费支出比原计划高出约12%。

1.3铁路运价调整滞后

(1)铁路运价调整滞后问题在近年来日益凸显,这主要源于铁路运价机制与市场供求关系脱节。以货运市场为例,随着经济发展和产业结构调整,对铁路货运的需求波动较大,但铁路运价调整往往滞后于市场需求的变化。例如,2019年,我国煤炭、钢铁等大宗商品需求下降,但铁路运价调整并未及时跟上,导致铁路货运收入受到影响。

(2)铁路运价调整滞后的另一个原因是铁路运价形成机制的僵化。目前,我国铁路运价主要由政府指导,铁路企业根据国家规定和市场情况进行调整。然而,这种机制在实际操作中存在一定程度的滞后性。例如,2018年,国家发改委发布了一系列铁路运价调整政策,但由于程序复杂,铁路企业实际执行时间较政策发布时间晚了约半年。

(3)此外,铁路运价调整滞后还与铁路运输成本上升有关。近年来,铁路建设、维护、能源等成本不断攀升,但铁路运价调整并未充分反映这些成本变化。以能源成本为例,2019年我国原油价格波动较大,铁路运输的能源成本也随之上升,但铁路运价并未同步调整,导致铁路企业利润空间受到挤压。这一现象在铁路货运领域尤为明显,使得铁路企业在面对市场竞争时处于不利地位。

二、亏损铁路局社会效益分析

2.1促进区域经济发展

(1)铁路作为国民经济的大动脉,对于区域经济发展具有显著的促进作用。以我国为例,近年来高速铁路的快速发展,不仅极大地缩短了城市间的时空距离,也为区域经济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据统计,截至2020年,我国高速铁路营业里程超过3.5万公里,覆盖全国80%以上的大城市。以长三角地区为例,高速铁路的开通使得上海、南京、杭州等城市之间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