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气压强
汇报人:
1
目录
大气压强的基本概念
01
大气压强的测量方法
02
大气压强的影响因素
03
大气压强的实际应用
04
大气压强的实验探究
05
2
大气压强的基本概念
01
3
定义与原理
大气压强是地球大气层对地球表面单位面积产生的压力,通常用帕斯卡(Pa)表示。
大气压强的定义
地球引力作用于大气,使得大气分子密集于地表附近,从而形成大气压强。
大气压强的形成原理
4
历史背景
17世纪,托里拆利通过水银柱实验首次定量测量了大气压强。
托里拆利的实验
17世纪,马德堡半球实验展示了大气压强的巨大作用,证明了空气压力的存在。
马德堡半球实验
17世纪,帕斯卡提出流体静力学原理,解释了大气压强对液体的作用。
帕斯卡的原理
5
常见误区
实际上,大气压强随海拔升高而降低,高海拔地区气压明显低于海平面。
大气压强不仅影响天气变化,还对飞机飞行、呼吸等日常生活有重要影响。
误区一:大气压强与海拔无关
误区二:大气压强只影响天气
6
单位与换算
大气压强的国际标准单位是帕斯卡(Pa),1标准大气压约为101325帕斯卡。
国际标准单位
工程上还常用巴(bar)作为单位,1标准大气压约等于1.01325巴。
工程实用单位
在实际应用中,常用单位还有毫米汞柱(mmHg)和大气压(atm),1大气压约等于760毫米汞柱。
常用换算关系
7
大气压强的测量方法
02
8
水银柱测量法
托里拆利通过倒置水银柱在管中,首次准确测量了大气压强,确立了测量标准。
托里拆利实验
01
通过测量水银柱的高度,可以使用公式计算出大气压强的数值,这是实验室常用方法。
水银柱高度的测量
02
9
托里拆利实验
实际上,大气压强随海拔升高而降低,高海拔地区气压明显低于海平面。
误区一:大气压强与海拔无关
大气压强不仅影响液体,还影响气体和固体,例如影响飞机的升力和气球的膨胀。
误区二:大气压强只影响液体
10
气压计的使用
大气压强的定义
大气压强是地球大气层对地球表面单位面积产生的压力,通常用帕斯卡(Pa)表示。
01
02
大气压强的形成原理
大气压强由地球引力作用于大气层中的气体分子产生,与气体分子的密度和温度有关。
11
数字气压计
水银气压计通过测量水银柱的高度来确定大气压强,是历史上常用的测量工具。
使用水银气压计
托里拆利实验首次使用水银柱测量大气压强,证实了大气压的存在和测量方法。
托里拆利实验
12
大气压强的影响因素
03
13
海拔高度
17世纪,托里拆利通过水银柱实验首次定量测量了大气压强,为后续研究奠定基础。
托里拆利的实验
17世纪,帕斯卡提出流体静力学原理,解释了大气压强在不同高度的变化。
帕斯卡的原理
古希腊时期,阿基米德提出浮力原理,间接为大气压强的研究提供了理论支持。
阿基米德的贡献
14
温度变化
大气压强常用单位是帕斯卡,1标准大气压等于101325帕斯卡。
01
帕斯卡(Pa)
历史上常用毫米汞柱表示压强,1标准大气压约等于760毫米汞柱。
02
毫米汞柱(mmHg)
工程上常用巴作为压强单位,1标准大气压约等于1.01325巴。
03
巴(bar)
15
湿度影响
实际上,大气压强随海拔升高而降低,高海拔地区气压明显低于海平面。
大气压强不仅影响液体,还影响气体和固体,是普遍存在的物理现象。
误区一:大气压强与海拔无关
误区二:大气压强只影响液体
16
大气压强的实际应用
04
17
气象预报
01
水银气压计通过测量水银柱的高度来确定大气压强,是历史上常用的测量工具。
02
托里拆利通过实验发现水银柱的高度与大气压强成反比,奠定了水银柱测量法的理论基础。
使用水银气压计
托里拆利实验
18
飞机飞行原理
大气压强是指地球大气层对地球表面单位面积产生的压力,通常用帕斯卡(Pa)表示。
大气压强的定义
01
大气压强由地球引力作用于大气层中的气体分子产生,与气体分子的密度和温度有关。
大气压强的形成原理
02
19
潜水与登山
17世纪,托里拆利通过水银柱实验首次准确测量了大气压强,奠定了现代气压测量的基础。
托里拆利实验
01
通过测量水银柱的高度,可以使用公式P=ρgh计算出大气压强,其中ρ是水银密度,g是重力加速度。
水银柱高度的测量
02
20
日常生活中的应用
17世纪,托里拆利通过水银柱实验首次准确测量了大气压强,为后续研究奠定基础。
托里拆利的实验
17世纪,马德堡半球实验展示了大气压强的巨大作用力,证明了空气压力的存在。
马德堡半球实验
17世纪,帕斯卡提出流体静力学原理,解释了大气压强如何作用于液体和气体。
帕斯卡的原理
01
02
03
21
大气压强的实验探究
05
22
实验目的与原理
实际上,大气压强随着海拔升高而降低,高海拔地区气压明显低于海平面。
误区一:大气压强与海拔无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