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文件名称:狮头鹅编制说明.pdf
文件大小:303.98 KB
总页数:8 页
更新时间:2025-07-03
总字数:约7.83千字
文档摘要

《狮头鹅》标准(报批稿)编制说明

起草单位:仲恺农业工程学院、汕头市白沙禽畜原种研究所、汕尾市绿丰源现代

农业发展有限公司、广东省潮州市饶平县

起草人:江丹莉、欧阳宏佳、陈俊鹏、潘建秋、陈文俊、林桢平、潘育璇、唐军、

刘文俊、李秀金、曹楠、付新亮、李婉雁、沈栩、张续勐、刘思扬、许丹宁、田允波、黄

运茂

一、标准制定背景及任务来源

1.标准制定背景

世界各国都对畜禽品种标准的制订予以高度重视,现代养殖业呼唤标准化,

制订畜禽品种标准是保护畜禽品种资源多样性、提升畜禽品种内在质量、提高

畜禽生产水平和综合效益、促进养殖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途径,也是规范生产、

经营活动和质量监督、检测的重要法律依据、政策界限和技术规程。

世界主要优良畜禽品种都先后制订和完善了各自品种标准,并且品种标准

制订的内容和方法也随科技进步在不断赋予新的内涵,尤其是重视了品种及其

产品的质量,为品种标准的规范化、科学化提出了新的要求。我国养殖业在《中

华人民共和国标准化法》和《中华人民共和国标准化实施条例》指引下,日益

重视品种标准的制订工作,并先后制定、发布了一系列的标准,为畜禽品种的

保护、开发和利用,以及促进养殖业的可持续发展和产业化进程发挥了极其重

要的作用;但这一工作尚欠广泛和深入,特别是涉及中国地方鹅种及其产品的

质量标准更是十分滞后。

养鹅业是我国一个颇具民族特色的产业。我国是世界鹅业中心,养殖量占

了全世界的90%以上。广东省是鹅业大省,养殖量和消费量均居全国前列,年

养殖量约7000万只,鹅业已经成为畜牧业生产和农业农村经济的重要组成部

分。广东省鹅种资源丰富,拥有狮头鹅、马岗鹅、阳江鹅和乌鬃鹅等四大地方

品种,其中狮头鹅是世界最大的鹅种,也是我国唯一的大型鹅种。当前的广东

鹅业生产以广东地方鹅为主导,主要为马岗鹅和狮头鹅,分别占全省总量的70%

和20%以上,乌鬃鹅和阳江鹅及其他外来品种占比很少。在广东四大地方鹅种

1

中,除狮头鹅外,马岗鹅、阳江鹅和乌鬃鹅均制定了各品种的省级地方标准。

狮头鹅,原产于广东省潮州市饶平县,中心产区为汕头市澄海区和龙湖区、

潮州市饶平县、潮安区和湘桥区,主要分布于潮汕、阳江、湛江、清远,现其

他省分也有零星分布。狮头鹅头大颈粗,前躯略高,体躯呈方形。灰羽狮头鹅,

头羽、背羽、翼羽和尾羽均为灰黑色,颈背有一条灰棕色鬃状羽毛,胸羽灰棕

色,腹羽白色。喙、肉瘤均为黑色,胫、蹼呈桔黄色(橙色或间有黑斑)。狮

头鹅公鹅姿态雄伟,头部前额肉瘤发达,向前突出,覆盖于喙上,颊侧有左右

对称的肉瘤1~2对。公鹅和2年龄以上母鹅的头部肉瘤特征更为明显,喙短、质

坚实,与腔口交接处有角质锯齿状物,脸部皮肤松软,眼皮凸出,多呈黄色,

外眼球似下陷,虹彩褐色,颌下咽袋发达,一直延伸至颈部,颈粗蹼宽,皮肤

米黄色或白色,腿内侧有似袋状的皮肤皱褶。属大型肉用鹅种。狮头鹅作为国

内和广东省珍贵的地方品种,已列入国家畜禽品种志和广东省畜禽品种志。狮

头鹅原产广东省潮州市饶平县,具有体型大、性驯耐粗、适应性强、早熟易肥、

肉质鲜美、风味独特等独有的特色,是潮汕卤鹅独有的原材料,深受省内外及

港澳消费者的青睐。

近年来,随着水禽业的快速发展,狮头鹅养殖数量和规模越来越大,但由

于产业化发展水平较低,加之养殖户以经济利益为中心,缺乏专业的育种投入

和技术研究,使狮头鹅的饲养技术水平和品种性能不进反而有所倒退,有些甚

至出现与其他鹅种的混杂,对狮头鹅缺乏严格的评定和鉴别标准,严重影响了

狮头鹅品牌的宣传和推广,不仅对狮头鹅养殖业当前的发展产生不良影响,而

且对狮头鹅养殖业的长期发展存在潜在的不良作用。

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以狮头鹅为代表的广东鹅业生产的发展和交易日趋

活跃,市场愈发广阔。作为地方特色、优势畜禽产品,在参与国内外市场竞争

的过程中,需要生产安全、优质、高效的狮头鹅产品,这就迫切需要为狮头鹅

养殖业发展提供标准化、规范化的品种鉴别、等级鉴定和质量监督等有效依据,

因此制订狮头鹅的品种标准就显得非常必要和紧迫。

2.任务来源

该标准制定由广东省农业厅提出,仲恺农业工程学院提交申请,广东省财

政厅2016年批准《狮头鹅》品种标准的制定(粤财农[2016]310号)立项,批

2

准给予7万元人民币的经费支持,仲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