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文件名称:《真理诞生于一百个问号之后》课件.pptx
文件大小:2.79 MB
总页数:55 页
更新时间:2025-07-02
总字数:约2.04千字
文档摘要

15;1.听朗读,第一遍画出不认识的生字,第二遍标出下列词语。;2.把汉字和正确的读音用直线相连。;3.读拼音,写词语。;4.理解词语。;5.把下列四字词语补充完整。;6.波义耳看到溅上盐酸的花瓣变红后,提出了什么疑问?在课文中用“??”画出相关的句子。?;7.根据课文内容完成练习。;(2)判断题:只要有锲而不舍的精神,不断探索,就一定能发现真理。(?);任务:探寻发现真理;完成任务

获得探寻设备;任务一起来提问;叶永烈(1940-2020),科幻文学、传记文学作家。浙江温州人。上海作家协会专业作家。其科幻文学创作涉及小说、童话、影视等多门类。中篇科幻小说《小灵通漫游未来》影响广泛。叶永烈创作题材广泛,想象丰富,注重儿童接受心理,融科学性、知识性、儿童性于一体,在少儿科幻文学创作中卓然成家。;任务字词大通关;词意我知道;生字我会写;yù;全包围结构。书写时要注意外面的“囗”大小适中,里面的“甫”几个短横之间要匀称。;ruǐ;sōu;任务了解课文内容;;1;自由读第1、2自然段,找到能够解释本文主要观点的句子。;;默读第3—5自然段,根据事例填写学习单。;恭喜你完成任务,获得探寻设备!;15;发现奥秘

找到真理;为了证明“真理诞生于一百个问号之后”这个观点,课文具体写了哪三个事例?;默读第3自然段,想一想:这个事例中的“?”是什么?由此发现的“真理”是什么?这个事例是按照怎样的顺序来写的?;波义耳是17世纪英国著名的化学家。一天,他急匆匆地向自己的实验室走去,路过花圃时,阵阵醉人的香气扑鼻而来,他这才发现花圃里的花已经开了。他摘下几朵紫罗兰插入一个盛水的烧瓶中,然后开始和助手们做实验。不巧的是,一个助手不慎把一滴盐酸溅到了紫罗兰上,爱花的波义耳急忙把冒烟的紫罗兰冲洗了一下,重新插入花瓶中。谁知过了一会儿,溅上盐酸的花瓣竞奇迹般地变红了。波义耳立即敏感地意识到,紫罗兰中有一种物质遇到盐酸会变红。那么,这种物质到底是什么?别的植物中会不会有同样的物质?别的酸对这种物质会有什么样的反应?这一奇怪的现象??及一连串的问题,促使波义耳进行了许多实验。由此他发现,大部分花草受酸或碱的作用都会改变颜色,其中以石蕊地衣中提取的紫色浸液最明显:它遇酸变成红色,遇碱变成蓝色。利用这一特点,?波义耳制成了实验中常用的酸碱试纸——石蕊试纸。从那以后,这种试纸一直被广泛应用于化学实验中。;默读第4、5自然段,按照学习事例一的学习方法学习事例二、事例三,小组合作完成下页的表格。;;从细微的、司空见惯的现象中发现问题;更有趣的是一位名叫阿瑟林斯基的……;方法总结作者是怎样用具体事例来说明观点的?;默读第6、7自然段,思考:这两个自然段与事例和观点之间有什么关系?;在科学史上,这样的事例还有很多,这说明科学并不神秘,真理并不遥远。只要你见微知著,善于发问并不断探索,那么,当你解决了若干个问号之后,就有可能发现真理。;在科学史上,这样的事例还有很多,这说明科学并不神秘,真理并不遥远。只要你见微知著,善于发问并不断探索,那么,当你解决了若干个问号之后,就有可能发现真理。;思考:既然第6自然段已经总结了全文,作者为什么还要写第7自然段?;;请结合生活经验谈一谈:你读完本文后

获得了哪些启示?;自由读“阅读链接”中的《詹天佑》这篇文章,思考:本文表达了怎样的观点?列举了哪些具体事例来证明观点?;观点;;清代小说家蒲松龄写下励志自勉联:“有志者事竟成,破釜沉舟百二秦关终属楚;苦心人天不负,卧薪尝胆三千越甲可吞吴。”开始时是刻在铜尺之上,后悬置于书屋聊斋书房。终于,他凭着自己的雄心壮志,不懈努力,以一部《聊斋志异》名垂青史,成就一番大事。;春秋时期,吴越相争,吴胜越败,越王勾

践沦为阶下囚。但他不甘屈服,立志复仇,最后终于打败了吴国,留下了“卧薪尝胆”的千古美谈。

著名数学家华罗庚小时候面对“没有数学头脑”的斥责而确立志向,虽然连初中毕业文凭都没有,但最终成为数学领域的巨人……

古今中外诸多的政治家、科学家,都以其自身的

行动证明了“有志者事竟成”这句话的正确性。;点击图片,播放视频;一、魏格纳提出了“大陆漂移学说”,请你就这一学说提出自己的问题。;1.“司空见惯”的意思是,写一个与“司空见惯”意思相近的四字词语:。

2.“最后把‘?’拉直变成‘!,找到真理”中的“?”指的是,“!”指的是。

3.学完课文,你从中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