错误记忆的经典研究范式(DRM范式)学习词表:15个学习项目(如冬天、冰雪、霜冻、感冒、发抖等),关键诱饵(寒冷)未呈现自由回忆和再认:关键诱饵识别为“旧”的比率接近实际呈现过的词的击中率。理论解释的共通性内隐激活反应假设:关键项目的激活由于词表中相关项目的激活引起神经生理过程的一致性:错误再认和真实再认都与左颞叶的血流量增加有关共同的影响因素:词表容量、呈现方式、间隔时间、重复学习、年龄因素第31页,共52页,星期日,2025年,2月5日元记忆和客体记忆客体记忆:如前所述的各种记忆类型,对信息的编码、储存和提取等加工过程。元记忆:人类记忆的独特特征,是对自己记忆活动所进行的了解和控制,是人对自己的记忆系统的认知。FlavellWellman,1971第32页,共52页,星期日,2025年,2月5日元记忆的作用控制:元水平调节客体水平,改变客体水平的加工状态或使客体自身加工过程发生变化确定学习的目标或计划确定学习时间的分配选定信息加工模型选择加工策略发动、继续或中止记忆或提取过程监测:元水平从客体水平获得信息,并依据该信息形成对客体记忆的主观判断或评价,从而改变元水平的状态。回溯式监测:对回忆、再认的答案作正确与否的自信心判断(JOC,judgmentofconfidence)。前瞻式监测:对即将执行的记忆任务的难度作预见性的判断;EOJ(easeoflearningjudgment):识记前对识记项目难易程度的判断JOL(judgmentoflearning):对识记过的项目在以后测验中成绩的判断FOK(feelingofknowing):对有“知晓感”的项目成绩的预见性判断第33页,共52页,星期日,2025年,2月5日元记忆和客体记忆的关系(NelsonNarens,1990)第34页,共52页,星期日,2025年,2月5日内隐记忆从现象上看,它是被试在操作任务时,不经有意识地回忆而存贮在大脑中的信息却会在操作中自动起作用的现象。这就反应了先前所学内容的存在和作用。其特征是,被试对信息的提取是无意识的。第35页,共52页,星期日,2025年,2月5日提出启动效应的研究定义:由于近期与某一刺激的接触而使对这一刺激的加工得到易化。种类:重复启动(repetitionpriming):前后呈现的刺激完全相同。间接启动(indirectpriming):前后呈现的刺激不同。任务:词汇判断、词汇辨认、词根或词段完词、偏好判断、模糊字辨认、残画辨认、面孔识别等。遗忘症的研究遗忘症患者:和外显指导相关的记忆任务受到了破坏,和内隐指导语相关联的启动任务未受影响。第36页,共52页,星期日,2025年,2月5日案例:H.M.,1953年,当他27岁时,接受了切除8厘米长的内侧颞叶的手术,以免受癫痫之苦,切除的部分包括杏仁核、海马的前三分之二和其上的两半球的皮层。手术成功的减轻了癫痫的发作,但对他的陈述性记忆造成了毁灭性的影响。他的短时记忆和很久以前的记忆均正常,却失去了手术前几年的记忆,表现出部分逆行性遗忘症的症状,并有非常严重的顺行性遗忘症,几乎不能建立任何新的长时记忆。他对时间、人物和地点的记忆事件不能超过短时记忆的极限,而仍能学习新的程序性的技巧,尽管他不记得自己学过了这些技巧。第37页,共52页,星期日,2025年,2月5日第十一讲记忆与学习第1页,共52页,星期日,2025年,2月5日记忆与学习的传统研究记忆的早期研究学习的早期研究记忆与学习研究的传统方法第2页,共52页,星期日,2025年,2月5日记忆的早期研究艾宾浩斯和节省法无意义音节,如ZEH,GUB每次学习8组,每组13个,连续两次正确背诵为止;一定时间以后进行回忆,不能完全恢复时重学这些音节达到连续两次正确回忆节省量:重新学习时所节省的时间或遍数与初次学习时间或遍数的比值遗忘曲线:先快后慢第3页,共52页,星期日,2025年,2月5日艾宾浩斯遗忘曲线第4页,共52页,星期日,2025年,2月5日艾宾浩斯关于联想的实验记忆就是形成联想,如记忆无意义音节,相邻的项目形成紧密联系,非相邻的项目也存在联系,项目在序列中分开愈远,联系愈弱。实验材料第一天的音节组:1~16(数字代表音节)第二天:跳过一个:1,3,5~15,2,4,6~16跳过两个:1,4,7~16,2,5,8~14,3,6,9~15跳过三个倒转过来实验结果第5页,共52页,星期日,2025年,2月5日巴特利特和再现实验使用故事、图画等有意义的材料重复再现:同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