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文件名称:《偏头痛人群药膳调理指南》(征求意见稿)编制说明.docx
文件大小:28.45 KB
总页数:6 页
更新时间:2025-07-03
总字数:约2.13千字
文档摘要

团体标准

偏头痛人群药膳调理指南

(征求意见稿编制说明)

TheGuidelinesofImprovingMigrainebyMediatedDietsofTraditionalChineseMedicine

完成日期:2022年10月13日

2022--发布2022--实施

中国药膳研究会发布

一、任务来源

《偏头痛人群药膳调理指南》于2021年03月获得中国药膳研究会团体标准课题立项(项目立项编号:ZGYSYJHS-2020〔008〕)。

本指南是对不同体质的偏头痛人群食疗食养药膳的食药物质、中药饮片、主料、辅料、调料、制作方法、功效、适宜人群、不适宜人群、理论依据的指导性文件,具有较强的科学性、可行性、实用性和群体普遍适用性。

二、工作组简况

(一)本指南起草单位:

中国药膳研究会、北京中医药大学、山西中医药大学、长春中医药大学、山东中医药大学、河南中医药大学、甘肃省第二人民医院、河南省吉时雨餐饮管理咨询有限公司。

(二)本规范主要起草人:

赵永烈(牵头)、李艳彦、尚晓玲、衣华强、余海滨、王艺臻、侯荣宝、刘美斯、王青、王一程、王力苇、王玉瑶、左阳、石博文、赵仕博、刘雪颖、林婧婧、温碧红、符浩楠。

三、主要实施过程

(一)草案形成阶段

2021年3月,课题起草组成员开展多次会议,成立了起草组、工作组、专家组等。起草组成员初步制定指南文案,工作组成员检索文献并调研,专家组成员提出修改建议。通过前期准备工作确定指南编写主要流程,按照偏头痛人群的九种不同体质,每种体质参考《中医体质分类与判定(ZYYXH/T157-2009)》,来编写偏头痛人群调理药膳,并严格遵循科学性、可行性、实用性和群体普遍适用性的原则执行。

(二)征求意见稿形成阶段

2021年3月至4月,课题工作组及专家组进行讨论会议,专家组对指南结构、参考标准等方面以及药膳组成(食药物质、中药饮片等)、制作方法、适宜人群等内容进行详细讨论,工作组根据相关建议进行修改,在此基础上完成了偏头痛人群药膳调理指南的初稿。2021年3月27日下午通过互联网会议进行了偏头痛人群药膳调理指南项目专家组内部预审会,参加的专家提出了数条意见,课题工作组成员根据建议进行修改完善。2021年4月13日晚间进行答辩评审会议,专家组正式讨论审议和投票,项目组负责人初步形成送审稿。2021年6月专家通过邮箱、微信等途径进一步对指南修改稿进行了商讨与完善,并整合形成了专家汇总意见。7月最终修改形成了当时的终审稿并上交,根据答辩会专家组意见,课题组进行修改在10月底上交。

(三)送审稿形成阶段

2021年12月19日,课题组根据参加的中国药膳研究会标准项目研制指导会,对本指南中存在的类似的问题进行修改。2022年3月进行了细节修改,形成了目前的版本。

(四)试制试食环节

2021年10月至12月,邀请厨师对初稿中的食材、调料、烹饪技法进行指导,课题工作组进行修改完善。2022年1月至3月,邀请药膳专家对食药物质及中药饮片的选择及用量、配伍等进行指导,并根据修改意见进一步完善。2022年4月至6月,邀请厨师进行实际药膳制作并邀请专家进行品尝,进一步规范药膳制作流程。

(五)不同单位专家的讨论

不同单位、不同专业领域的专家采用互联网会议、微信、邮件等形式进行了广泛而深入的讨论,每位专家针对指南中存在的问题均提出建设性意见,对工作组进行指南的修改完善有重要意义。

四、调理指南编制的原则

本标准除遵循科学性、可行性、实用性原则外,还遵循如下原则:

群体普遍适用性。人体体质各有不同,药膳既需要体现不同体质之间的个体化,又应体现同一体质的群体化。本药膳调理指南是根据偏头痛人群的九种不同体质进行划分,符合绝大部分偏头痛患者的膳食要求,患者可根据自身体质偏颇特点及疼痛特点,选择适合自己的食疗食养药膳方案,但是对于多种体质兼夹的患者,需要因人而异进行单独药膳制订,本指南仅仅适用于一般性情况。

五、调理指南的具体内容

(一)指南的主要结构

本指南主要分为前言、引言、偏头痛人群药膳调理指南、参考文献四部分。

(二)技术指南的主要内容

技术指南主要包括范围、规范性引用文件、名词和术语、一般要求、中医辨体标准、药膳制作和附录七部分内容。

其中,指南药膳部分根据偏头痛人群的不同体质,分别推荐一种食疗及食养方案,每种方案分别论述了名称、食药物质、中药饮片、主料、辅料、调料、制作方法、功效、适宜人群、不适宜人群等内容。指南附录部分对每种药膳配方的理论依据进行了论述。

六、重大意见和困难的处理经过

由于疫情影响,课题工作组及专家组多采用线上交流及邮件的形式,相较于线下会议略有不便,因此增加视频会议频次以进行专家意见的及时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