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文件名称:中国居民营养与健康现状.ppt
文件大小:1.19 MB
总页数:90 页
更新时间:2025-07-03
总字数:约1.31万字
文档摘要

中国居民营养与健康现状;一、人类膳食的变迁历程;1万年前开始了新石器时代,随之而来的第一次农业革命使人类生活发生了较大的变化。人类创造了谷类耕作和饲养动物,生产和储存食物的能力有了很大的提高,开始了食物采集向食物生产的转变,但由于生产力水平低下和无法抵御的自然灾害,一直到2000年前人类绝大多数过着以素食为主的生活;;;最为典型的是毛里求斯、新加坡和太平洋岛国瑙鲁

瑙鲁原为一个贫穷的小岛,60年代末发现了稀有矿产,使该国一夜之间就变成了世界上最富有的国家。不幸的是几年以后出现了糖尿病、肥胖、心脑血管疾病大流行,50岁以上的人群70%患有糖尿病,成为世界之最。政府和人民为此付出了沉重的代价

经济开展和富有并不等于健康和幸福。经济开展加上健康的生活方式才能获得健康和幸福。;经济开展——不健康的生活方式——心脑血管疾病流行是有因果联系的三步曲。这一规律不断被重复和证明,无一例外。

不健康的生活方式导致心脑血管疾病等非传染性疾病流行是一种必然的联系,不以人们的意志为转移。

经济开展导致不健康的生活并不存在必然的联系,而是完全可以改变和防止的。;当今世界各国的膳食结构大体上可以分为三种类型:

1、动、植物比较均衡;

2、高动物、低植物;

3、高植物、低动物;动、植物比较均衡;高动物、低植物;高植物、低动物;;以上海市为例,动物性食物消费量1985年与1950年相比,肉类增加2.8倍、蛋类增加4.9倍、水产品增加2.8倍。由肉、蛋、水产品提供的能量1950年仅占总能量8.5%,1985年增至17.5%,至上世纪90年代这种变化进一步加剧。

据1992年调查上海城乡居民平均每标准人日消费植物性食物792g,其中谷类388g、薯类17g、豆类12g、蔬菜331g、水果44g,比1982年减少了77g,其中谷类减少114g〔23%〕;平均每标准人消费动物性食物258g,包括肉类73g、禽23g、奶及奶制品43g、蛋29g、鱼90g,动物性食物消费总量比1982年增加155g〔2.5倍〕,其中奶及奶制品增加6.1倍、肉和禽增加2.1倍、蛋增加1.7倍,动物性食物增长加速,肉类消费量已超过日本,蛋类和水产品与日本相近,唯奶及奶制品仅相当于日本的1/4,???与我国经济增长状况是一致的。;;二、我们需要什么样的饮食;?中国居民膳食指南?

中国营养学会〔2002〕;;;我国的营养学家、生理学家、和社会学家共同拟订了适合中国人的饮食推荐方法;制订中国居民膳食营养素参考摄入量〔DRIs)是中国营养学会和中国预防医学科学院营养与食品卫生研究所在制订“中国居民膳食指南及平衡膳食宝塔之后的又一项重要活动.

概要

一、膳食营养素参考摄入量〔DRIs,DietaryReferenceIntakes〕

DRIs是在RDAs根底上开展起来的一组每日平均膳食营养素摄入量的参考值,包括4项内容:平均需要量〔EAR〕、推荐摄入量〔RNI〕、适宜摄入量〔AI〕和可耐受最高摄入量〔UL)。

;?平均需要量〔EAR,EstimatedAverageRequirement〕

EAR是根据个体需要量的研究资料制订的;是根据某些指标判断可以满足某一特定性别,年龄及生理状况群体中50%个体需要量的摄入水平.这一摄入水平不能满足群体中另外50%个体对该营养素的需要。EAR是制定RDA的根底。

?推荐摄入量〔RNI,RecommendedNutrientIntake〕

RNI相当于传统使用的RDA,是可以满足某一特定性别,年龄及生理状况群体中绝大多数〔97%~98%〕个体需要量的摄入水平。长期摄入RNI水平,可以满足身体对该营养素的需要,保持健康和维持组织中有适当的储藏。RNI的主要用途是作为个体每日摄入该营养素的目标值。RNI是以EAR为根底制订的。如果EAR的标准差,那么RNI定为EAR加两个标准差,即RNI=EAR+2SD。如果关于需要量变异的资料不够充分,不能计算SD时,一般设EAR的变异系数为10%,这样RNI=1.2×EAR。;?适宜摄入量〔AI,AdequateIntakes〕

在个体需要量的研究资料缺乏不能计算EAR,因而不能求得RNI时,可设定适宜摄入量(AI)来代替RNI。AI是通过观察或实验获得的健康人群某种营养素的摄入量。例如纯母乳喂养的足月产健康婴儿,从出生到4—6个月,他们的营养素全部来自母乳。母乳中供给的营养素量就是他们的AI值,AI的主要用途是作为个体营养素摄入量的目标。

AI与RNI相似之处是二者都用作个体摄入的目标,能满足目标人群中几乎所有个体的需要。AI和RNI的区别在于AI的准确性远不如RNI,可能显著高于RNI。因此使用AI时要比使用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