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文件名称:视听语言摄影专业.ppt
文件大小:34.41 MB
总页数:63 页
更新时间:2025-07-03
总字数:约9.59千字
文档摘要

第四讲听觉元素第31页,共63页,星期日,2025年,2月5日声音音乐音响第32页,共63页,星期日,2025年,2月5日视听语言一、人声:对白—表演;法、美的区别:法—表现状态,一只话筒;美—对白知识至上,为了叙事,降低动效(无线);声音是一种表现手段,而不仅是一种叙事功能;1、剧作中,对白的写作法:写废话,但承担着一种与主题有关、制造状态、渲染气氛的功能。增加场、戏的真实感。2、台词中的方言;3、叙事电影中的人声和状态电影中的人声;《费城》、侯孝贤《再见南国》,追求真实感,再现未格式化的生活,寻找生活的毛边;4、默片与对白电影:画面的表现力,用画面讲故事;第33页,共63页,星期日,2025年,2月5日视听语言二、音响:分为动效和环境声,是一种表现手段,增加真实感、刻画人物、渲染气氛;《现代启示录》旁白多、对白少、场面多;声音总谱:音乐→对白→动效→环境声,表现力逐渐减弱;电影化逐渐增强;《轱岭街少年杀人事件》三、音乐:分为有声源(客观)、无声源(主观);有声源音乐往往和画面一起构成特定空间(典型环境);无声源音乐本质是非现实的,与现实创作有矛盾;《邻居》无音乐;因为音乐的主观性,体现出一种法西斯倾向;第34页,共63页,星期日,2025年,2月5日视听语言四、音乐与画面的关系影视艺术作品中声音和画面的关系主要有三种:1画面占主要地位,声音烘托画面。2声音占主要地位,画面烘托声音(音乐电视、音乐题材的影片)。3声音与画面同样重要,谁也离不开谁。影视艺术作品剪辑中画面与声音的关系大致也分三种:1声画同步。2声画对位。3声画分立。第35页,共63页,星期日,2025年,2月5日视听语言曾经在一段很长的时间里,画面与声音基本处于同步状态,画面要表达的主题、基调正是声音表达的主题、基调;声音所展现的情绪、情调也与画面要展示的情绪、情调如出一辙。声画同步的处理手段是影视艺术作品中最常用的处理手段之一。声音在其中产生的效果多半是一种烘托的效果。在故事性较强的影视艺术作品中它可以强化艺术效果,帮助画面来共同烘托、渲染主题。如陈凯歌的影片《和你在一起》中的王志文饰演的老师给小春上最后一刻的片断和影片最后的车站相遇片断。其中在最后一课片断中,衣着整洁的老师坐在琴旁为小春伴奏,两个人沉浸在乐曲中。配合着音乐,观众看到了两人即将分离的不舍、老师对小春的爱和小春在音乐道路上的潜力和希望。在影片最后车站相遇的片断中,小春因为领悟到父爱的珍贵在火车站大厅里激动的拉响了小提琴。带有感恩色彩的琴声配合小春带着泪水的脸以及中人激动的表情共同把影片推向高潮。第36页,共63页,星期日,2025年,2月5日视听语言电影声画艺术语言中,同样也出现了声画不同步的方式,这种不同步主要有两种情形:一是声画分立;二是声画对位。声画分立,就是影片的声音与画面各自按照自己的逻辑展开,声音与画面的关系是各自独立、互相补充,若即若离。在声画分立之时,声音一般不会来自画面之中,而以画外形式出现,但在总体情感、情绪上,又有一种相互映照的关系。声画对位,意味着声音与画面在情感、内涵、情绪、情调、氛围、节奏恰好是错位、对立的,形成很大反差的。正是由于声音与画面的差异、对立、错位、相反,才更有力地形成一种对比和对照,从而用一种反差的方式更强有力地表达出正面的意义、价值。第37页,共63页,星期日,2025年,2月5日视听语言声音的运用丰富并扩大了电影的时空。就视觉而言,观众只能看到银幕上出现的空间,而就听觉来说,观众完全可以听到不出现声源的声音。这样,就使得电影艺术作品中的场景、气氛得到无尽延伸。我认为声音在影视作品中的重要性还体现在以下几方面:1.揭示主题思想、奠定影片风格、创造意境。属于电影声音范畴中的电影音乐所具有的揭示影片主题思想、奠定影片风格、创造意境的功能。欢乐、喜悦的画面,便伴以欢乐、喜悦的旋律;悲伤、忧郁的画面,便伴以悲伤、忧郁的乐曲。影片《辛得勒的名单》反复出现的忧伤的曲调揭示了当时社会的恐怖气氛,以及主人公竭尽自己所能去救助犹太人但却阻止不了每天都有犹太人被残忍的杀害的事实。影片《那年夏天宁静的海》中从头到尾都有一个优美平静的曲子作为铺垫。通过这种音乐我们能感受到影片中两位聋哑主人公无声的、浪漫的爱情,对冲浪运动充满韧性的执著追求;同样我们也能感受到从音乐中吹来的席席海风,以及海水咸咸的味道。黄贻钧为影片《小城之春》所写的音乐,风格和语言与影片结合得很贴切,还运用画内音乐的办法,演唱了民歌。有一种纯正的中国风格。第38页,共63页,星期日,2025年,2月5日视听语言2.抒情功能、推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