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文件名称:电工技术(第3版)课件全套 严志国 第1--9章 电路的基本概念与基本定律 ---常用电工仪表及测量.pptx
文件大小:13.92 MB
总页数:543 页
更新时间:2025-07-03
总字数:约9.08千字
文档摘要

第1章电路的基本概念与基本定律;;;1.1 电路的组成和作用;5;◆实现电能的传输和转换;◆将非电量转化为电信号,对电信号进行传递和处理;8;9;10;11;12;13;14;15;16;17;18;19;20;21;22;23;24;25;26;27;28;当时,。否则电压源内电阻的影响不能忽略。;30;31;32;33;34;35;36;37;38;39;40;41;42;43;44;45;46;47;48;49;50;51;52;53;54;55;56;57;第2章直流电路的基本分析方法;;【本章教学目标与要求】

1.掌握支路电流法的解题思路及步骤,能用此方法求解分析简单电路。

2.熟练掌握叠加定理,能灵活运用此定理求解分析多电源线性电路。

3.熟练掌握等效电源定理,能用其求解分析比较复杂电路中的某条指定支路的电压和电流。

4.掌握电压源与电流源的等效互换,注意互换时电压源的极性和电流源的电流方向。

;61;62;63;3)确定余下所需的方程式数,列出独立的回路电压方程式。;65;66;【例2-1】在图2.2所示电路中,已知U1=10V,U2=6V,R1=2Ω,R2=4Ω,R3=1Ω,R4=5Ω,求各支路电流。;左网孔;;网孔acba的KVL方程:;2.2叠加定理;72;【例2-3】用叠加定理计算例2-1,即图2.2(a)所示电路中的各个电流。;74;75;76;77;78;79;80;2.3电压源、电流源的等效变换;2.3.2理想电流源并联的等效变换;2.3.3理想电压源与理想电流源串联

的等效变换;2.3.4理想电压源与理想电流源并联的等效变换;2.3.5实际电压源与实际电流源的等效变换;86;87;88;89;【特别提示】;2.4等效电源定理;92;93;94;95;96;2.4.2诺顿定理;98;【例2-10】用诺顿定理重新求解例2-7。求图2.19(a)电路中流经电阻R3的电流I。其中:R1=2Ω,R2=2Ω,R3=1Ω,US1=6V,US2=15V,IS=2A。;100;101;102;103;支路电流法解题方法和步骤。

叠加定理解题方法及注意事项。

戴维宁定理和诺顿定理解题步骤。

戴维宁定理和诺顿定理适用于我们只需求解一条支路的电压或电流的情况。

实际的电压源和实际的电流源等效变换的方法

它们的等效关系是对外电路而言的,对电源内部,是不等效的。;105;第3章一阶线性电路的暂态分析;;108;109;110;电路中为什么会有暂态现象?;3.1.1电容元件;113;114;115;116;117;118;119;120;各种各样的实际电感元件;122;123;124;125;126;3.2换路与换路定律;处于暂态过程中的电压和电流,称为暂态量。

暂态量在t=0+时刻的数值,称为暂态量的初始值。;【例3-1】已知IS=10A,R1=R2=2Ω,R3=1Ω,L=1H,C=100μF,开关S断开前电路已稳定。求电感电压的初始值。;130;3.3RC电路的响应;对RC电路来说,其零输入响应即由电容元件的初始状态uC(0+)在电路所产生的响应。

由于电路中无电源激励,RC电路中的响应完全是由换路前电容储存的电场能引起的。分析RC电路的零输入响应,就是分析电容的放电过程。;133;134;;136;137;138;139;140;141;142;143;; 需要注意的是,图示电路中,当开关S由位置1切换到位置2时,电流变化率较大;146;147;148;149;150;将初始值代入;利用三要素法不仅可以求解uC和iL,还可以对一阶

线性电路中任何其他待求响应进行直接求解。;153;154;155;156; 由于u1是一周期性的矩形脉冲激励源,故u2输出也就为同一周期的正负尖脉冲。

;158; 在积分电路的输出端得到一个锯齿波信号。;160;开关S位于1(充电时);162;本章小结;165;第4章正弦交流电路;;1.理解正弦量的特征及其各种表示方法;

2.理解电路基本定律的相量形式及阻抗的概念,熟练掌握计算正弦交流电路的相量分析法,会画相量图;

3.掌握有功功率和功率因数的计算方法,了解瞬时功率、无功功率和视在功率的概念;

4.了解正弦交流电路的频率特性,串、并联谐振的条件及特点;

5.了解提高功率因数的意义和方法。;4.1正弦交流电路的基本概念;4.1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