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文件名称:2024贵州经贸职业技术学院单招《物理》经典例题含完整答案详解【夺冠】.docx
文件大小:178.59 KB
总页数:18 页
更新时间:2025-07-03
总字数:约6.59千字
文档摘要

贵州经贸职业技术学院单招《物理》经典例题

考试时间:90分钟;命题人:教研组

考生注意:

1、本卷分第I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满分100分,考试时间90分钟

2、答卷前,考生务必用0.5毫米黑色签字笔将自己的姓名、班级填写在试卷规定位置上

3、答案必须写在试卷各个题目指定区域内相应的位置,如需改动,先划掉原来的答案,然后再写上新的答案;不准使用涂改液、胶带纸、修正带,不按以上要求作答的答案无效。

第I卷(选择题80分)

一、单选题(20小题,每小题3分,共计60分)

1、小明家的灯不亮了,他用测电笔检查时发现测电笔的氖管仍能发光,保险丝和灯泡都完好,分析发生此故障的原因是()

A.停电了

B.进户的火线断了

C.火线与零线相碰了

D.零线断了

答案:D

解析:这道题考查家庭电路故障分析。在家庭电路中,测电笔氖管发光说明火线正常。保险丝和灯泡完好,灯不亮,可能是零线出问题。当零线断了,电路无法形成回路,灯泡不亮,但测电笔接触火线时氖管仍能发光。所以答案选D。

2、计算通过导线横截面电荷量的公式是q=It.若某导线中的电流为2A,则8s内通过该导线横截面的电荷量为()

A.0.25C

B.4C

C.10C

D.16C

答案:D

解析:这道题考查电荷量的计算。公式q=It中,I表示电流,t表示时间。已知电流I为2A,时间t为8s,将其代入公式可得电荷量q=2×8=16C。所以应选择D选项。

3、平抛运动可以分解为水平方向的匀速直线运动和竖直方向的自由落体运动,在同一坐标系中作出两个分运动的v-t图象如图所示,则以下说法错误的是()

A.图线1表示水平方向分运动的v-t图线

B.图线2表示竖直方向分运动的v-t图线

C.若图线2的倾角为θ,当地重力加速度为g,则一定有tanθ=g

D.t1时刻物体的速度方向与初速度方向夹角为45°

答案:C

解析:由图象可得,1代表水平分运动的速率图线,2表示竖直分运动的速率图线,AB正确;t1时刻水平与竖直方向速度大小相等,可得t1时刻物体的速度方向与初速度方向的夹角为45°,D正确,所以选C

4、如图所示,一个物体在与水平方向成θ角的拉力F的作用下匀速前进了时间t,则()

A.拉力对物体的冲量大小为Ftcosθ

B.重力对物体的冲量大小为零

C.摩擦力对物体的冲量大小为Ftsinθ

D.合外力对物体的冲量大小为零

答案:D

解析:这道题考查冲量的知识。冲量等于力与作用时间的乘积。物体匀速前进,合外力为零。拉力的冲量大小为Ft,A错误。重力的冲量大小为mgt,B错误。摩擦力的冲量大小无法直接用Ft表示,C错误。因为物体匀速运动,合外力为零,所以合外力的冲量大小为零,D正确。

5、现在部分宾馆的卫生间有一种化妆镜,当对着它照镜子时,能看到自己面部更细微处。这种化妆镜应该是一个()

A.平面镜

B.凸面镜

C.凹面镜

D.凸透镜

答案:C

解析:这道题考查对不同镜子成像特点的理解。在光学知识中,凹面镜能会聚光线,从而放大成像。宾馆卫生间的化妆镜能让人看到面部更细微处,就是利用了凹面镜的成像特点,能放大面部细节,所以答案是C选项。而平面镜成像等大,凸面镜成缩小像,凸透镜不用于镜子成像,均不符合要求。

6、为了防止静电的危害,应尽快把静电导走,下列措施不是防止静电危害的是()

A.纺织车间保持适当的湿度

B.电工钳柄上套有绝缘胶套

C.东方明珠塔上安装避雷针

D.手术室地板采用导电材质

答案:B

解析:这道题考查对防止静电危害措施的理解。在生活和生产中,防止静电危害的常见方法有增加湿度、安装避雷针、采用导电材质等。A选项,纺织车间保持适当湿度能减少静电产生和积累;C选项,东方明珠塔安装避雷针可导走静电;D选项,手术室地板采用导电材质能导走静电。而B选项电工钳柄上套绝缘胶套是为了防止触电,不是防止静电危害。

7、

A.A

B.B

C.C

D.D

答案:D

解析:

8、关于动量的概念,以下说法中正确的是()

A.速度大的物体动量大

B.质量大的物体动量大

C.两个物体的速度相等,那么质量大的物体动量一定大

D.两个物体的质量相等,速度大小也相等,则它们的动量一定相同

答案:C

解析:这道题考查动量的概念。动量等于质量乘以速度。A选项只考虑速度,B选项只考虑质量,均不全面。C选项,速度相等时,质量大的物体动量必然大,符合动量定义。D选项,质量和速度大小相等,但方向未知,动量是矢量,方向不同动量就不同。所以综合来看,C选项正确。

9、中国文化博大精深,许多谚语、歇后语都包含着丰富的物理知识。下列对语或歇后语所包含的物理知识解释正确的是()

A.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