强化吸收速率的方法1、提高吸收系数----正确选择吸收剂2、增大吸收推动力-----逆流3、增大气液传质面积-----提供气、液两相有足够大的接触面积,尽可能使气、液两相接触充分.第30页,共70页,星期日,2025年,2月5日第31页,共70页,星期日,2025年,2月5日气体溶质从气相主体到液相主体,共经历了三个过程:对流——溶解——对流第32页,共70页,星期日,2025年,2月5日影响吸收操作的因素1、吸收质的溶解性能(1)气膜控制加大气体流速,减少气膜厚度。(2)液膜控制增大液体流速,减少液膜阻力。(3)中等溶解度的气体同时增大气体和液体流速。第33页,共70页,星期日,2025年,2月5日2、吸收剂的选择(1)溶解度:吸收质在吸收剂中溶解度大,即吸收质的平衡分压低。(2)选择性:对混合气体中其他组分的溶解度低。(3)挥发性:吸收剂的蒸汽压要低,挥发小。(4)粘度:越低越利于传质和传热。(5)再生性:吸收质在吸收剂中的溶解度对温度的变化要敏感,即随温度升高,溶解度迅速下降,平衡分压迅速上升。(6)稳定性:化学稳定性好。(7)经济性:价廉。第34页,共70页,星期日,2025年,2月5日3、温度的影响低温操作可以增大气体在液体中的溶解度,对气体吸收有利.但温度太低时,对吸收又是不利的。所以要选择一个适宜的吸收温度。4、压力增加吸收塔系统的压力,但过高地增加气体系统压力,会使动力消耗增大,设备耐压性、密封性增强,设备要求高,使设备投资和日常性生产费用加大。一般能在常压下进行吸收操作的就不要无故地提高压力.6、吸收剂的纯度吸收剂的纯度越高,对吸收越有利。但是,解吸越完全,解吸所需要的费用越高。第35页,共70页,星期日,2025年,2月5日5、气、液相流量的影响(1)气流速度:气速大,有利于吸收;气速过大,造成液泛现象或夹带雾沫或气液接触不良等现象。(2)吸收剂流量:吸收剂流量越大,有利于吸收,过大,则增加操作费用。(3)喷淋密度:喷淋密度过大,吸收液质量降低,过小时则不能保证气体被吸收后的纯净度。如在填料吸收塔中,吸收剂的喷淋密度一定要保证全部填料湿润,喷淋密度过小可能会导致填料表面不能被完全润湿喷淋密度过大,则流体阻力增加,可能将引起液泛现象。选择好喷淋装置,也是保证喷淋密度均匀的必要手段。第36页,共70页,星期日,2025年,2月5日4、气体吸收技术的应用(1)净化或精制气体:除去气体中的杂质例子:用水吸收黄铁矿焙烧产物,除去HF等。(2)制取某种气体的液态产品例子:用水吸收NO2(HCl)制取硝酸(盐酸)。(3)回收气体例子:用硫酸处理焦炉气以回收其中的氮气。(4)工业废气处理例子:吸收NO2、NO、SO2等有害气体。补充实例第37页,共70页,星期日,2025年,2月5日第三节膜分离技术生活中常见的膜:第38页,共70页,星期日,2025年,2月5日1、基本概念膜分离技术:是利用膜对混合物中各组分的选择渗透性能的差异来实现分离、提纯和浓缩的新型分离技术。膜:分离膜是指能以特定形式限制和传递流体物质的分隔两相或两部分的界面。膜至少具有两个界面,膜通过这两个界面与被分割的两侧流体(气体或液体)接触并进行传递。广义上讲,膜是指分隔两相的界面,并以特定的形式限制和传递各种化学物质。第39页,共70页,星期日,2025年,2月5日膜的分类:(1)完全透过性的,也可以是半透过性的。膜以不同速率传递不同的分子样品,则为半透膜。(2)可以是固态的,也可以是液态或气相的。(3)可以是多孔的,也可以是致密的。多孔膜的分离机理是筛分作用,主要用于超滤、微滤、渗析或用作复合膜的支撑膜;致密膜的分离机理是溶解-扩散作用,主要用于反渗透、气体分离、渗透汽化。(4)可以是对称的,也可以是非对称的。对称膜的各个部分是均匀的,渗透率都相同;非对称膜表面为致密或细孔表皮层,下面是多孔的支撑层。(5)可以是中性的,也可以是荷电性的。(6)可以是高分子膜,也可以是无机膜。第40页,共70页,星期日,2025年,2月5日2、膜分离的特点(1)膜分离过程没有相的变化(渗透蒸发膜除外),常温下即可操作,耗能少;(2)由于避免了高温操作,所浓缩和富集物质的性质不容易发生变化,因此特别适合于热敏性组分、生物物质组分等混合物的分离;(3)膜分离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