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1/NUMPAGES1
2022北京东城高二(上)期末
政治
本试卷共8页,共100分。考试时长90分钟。考生务必将答案答在答题卡上,在试卷上作答无效。考试结束后,将答题卡交回。
第一部分
本部分共15题,每题3分,共45分。在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选出最符合题目要求的一项。
1.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产生,实现了哲学史上的伟大变革,标志着哲学发展进入一个崭新时代。之所以做出这样的判断,是因为马克思主义哲学()
①实现了实践基础上的科学性和革命性的统一
②第一次在科学基础上实现了唯物主义与辩证法的有机结合
③第一次实现了唯物辩证的自然观与历史观的统一
④全面继承了德国古典哲学,将哲学发展推向更高阶段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2.中国火星探测器“天问一号”成功着陆火星表面,其携带的“祝融号”火星车在火星上开展地表成分、物质类型分布、地质结构以及火星气象环境等探测工作。火星探测不仅仅是太空技术的突破,也是行星科学领域的突破,更是人类活动空间的拓展和延伸。这说明()
①实践推动人类认识的发展
②认识是主观与客观的具体的历史的统一
③宇宙探索活动将改变世界的本质及其发展规律
④认识每前进一步,都是对无限发展着的物质世界的接近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3.下图漫画《“跟”》主要讽刺了()
A.脱离客观规律发挥主观能动性的现象 B.只看到前进性而忽视曲折性的现象
C.不能坚持从自身实际出发的现象 D.不注重量的积累,急于求成的现象
4.中老铁路纵贯中国云南西部与老挝北部山区,沿途山高谷深、地质复杂、水系众多,地域风情独特。中老铁路人逢山开路、遇水架桥,攻下一个个难关,这是共建“一带一路”成就,一条与山川同美的新的钢铁丝路正造福沿线人民。中老铁路开通运营启示我们()
A.把握矛盾的普遍性是正确认识事物的基础 B.事物的发展源于两点论和重点论的结合
C.成功的实践体现合规律性与合目的性的统一 D.在事物发展中主要矛盾通过次要矛盾起作用
5.淀粉通常由农作物通过自然光合作用固定二氧化碳生产。我国科学家通过耦合化学催化和生物催化模块体系,实现了“光能电能化学能”的能量转变方式,成功在实验室中首次实现从二氧化碳到淀粉分子的全合成;这使淀粉生产的传统农业种植模式向工业车间生产模式转变成为可能,并为二氧化碳原料合成复杂分子开辟了新的技术路线。实验室里“种”淀粉()
①表明把握联系的多样性是实践取得成功的前提
②意味科技可以改变事物固有联系建立新的联系
③使得人类实践的发展不受主客体条件的限制
④说明科技创新将推动生产力发展,造福人类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6.古希腊哲学家芝诺的学生曾问:老师,您知识如此渊博,怎么还觉得自己很无知呢?芝诺顺手画了一大一小两个圆说,小圆是你们的知识,大圆是我的知识,这两个圆的外面就是无知的部分,所以我接触无知的范围就比你们广。芝诺的说法蕴含的哲理是
A.无知是达到有知的根本动力
B.无知是相对的,有知是绝对的
C.无知和有知相互依赖、相互贯通
D.无知和有知是整体和部分的关系
7.随着北京市“文明驾车礼让行人”专项整治行动的深入推进,广大市民对斑马线上的文明有了更多体悟和践行,学会换位思考,多些同理之心,争做文明礼让的推动者、斑马线的守护者,让道路上的每一次邂逅都成为一次有温度的记忆。这一行动()
①体现社会生活在本质上是实践的
②表明矛盾的同一性寓于斗争性之中
③是建立在正确价值判断的基础上
④是由交通参与方的统一关系推动的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8.党的十八大以来,党中央高度重视人口问题,根据我国人口发展变化形势,作出逐步调整完善生育政策、促进人口长期均衡发展的重大决策,各项工作取得显著成效。为进一步适应人口形势新变化和推动高质量发展新要求,我国实施三孩生育政策及配套支持措施。优化生育政策的哲学依据在于()
①同一事物在发展的不同过程和阶段上有不同的矛盾
②从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是认识发展的初级阶级
③当上层建筑适合经济基础状况时能促进经济基础的发展
④生产关系的调整促进生产力的发展,推动社会进步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9.-字一句勾勒年度热点,三言两语浓缩时代精神。觉醒年代、双减、元宇宙、强国有我……人选“2021年度十大网络用语”。这表明()
①社会意识归根到底是对社会存在的反映
②意识能够创造出现实世界中不存在的东西
③社会意识内容根源于社会生活实践
④社会意识的变化是可以超越社会存在的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10.红色是中华民族最喜爱的颜色。“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