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页,共37页,星期日,2025年,2月5日目录一、围手术期心肌损伤及机制二、丹红注射液对PCI围手术期心肌保护作用三、丹红注射液治疗冠心病的作用机制第2页,共37页,星期日,2025年,2月5日《中国心血管疾病报告2014》心血管病死亡占城乡居民总死亡原因的首位,农村为44.8%,城市为41.9%目前,估计全国有心血管病患者2.9亿,每5个成人中有1名患心血管病。其中高血压患者2.7亿,心肌梗死患者250万,心力衰竭患者450万第3页,共37页,星期日,2025年,2月5日冠心病死亡率逐年上升《中国心血管疾病报告2014》第4页,共37页,星期日,2025年,2月5日改善冠心病、急性心梗患者预后的关键:再灌注治疗(早期、快速、完全)再灌注治疗:溶栓治疗:重组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剂(rt-PA)、尿激酶经皮冠脉介入(PCI)治疗:急诊PCI目前最有效的治疗方法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CABG):急诊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20世纪80年代中国内地开始经皮冠脉介入(PCI)治疗。2000年PCI手术2万例,到2013年已达50万例如何降低冠心病、急性心肌梗死的死亡率?第5页,共37页,星期日,2025年,2月5日PCI优势与忧患PCI手术挽救了大量冠心病患者的生命,但也有很多PCI相关的问题需要解决:围手术期心肌损伤、术后支架内再狭窄、支架内血栓形成,等PCI优势:是治疗冠脉急性闭塞和减少再狭窄的有效方法,近期效果明显,安全性高,创伤性小、恢复快、住院时间短,极大的改善了严重心血管病患者的生活质量和存活率PCI忧患:PCI对基础病变并不起作用,治疗后患者的心血管风险仍较高,有PCI治疗史的患者发生心血管事件的风险是没有明确动脉硬化性疾病的普通人群的5~7倍第6页,共37页,星期日,2025年,2月5日PCI围手术期的心肌梗死接受冠状动脉介入治疗的病人中有15.8%--24%的患者出现了围手术期的心肌梗死(根据CK—MB判断)术后24h,TnI增高的发生率为27%围手术期心肌缺血的发生率?围手术期心肌损伤:一个必须高度关注、重点研究的问题第7页,共37页,星期日,2025年,2月5日围手术期心肌缺血(梗死)分类①、心脏手术围手术期心肌缺血PCI围手术期心肌缺血CABG心脏手术围手术期心肌缺血其他心脏病围手术期心肌缺血:心瓣膜置换术、先心病手术②、非心脏手术围手术期心肌缺血(梗死)全球每年约有10亿接受非心脏手术,50%年龄大于50岁发生于冠心病或冠脉有狭窄患者进行非心脏手术者时心肌缺血发病率为20%~63%,PMI发病率为1.4%~38%机制: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破裂和血栓的形成;心肌氧供和氧耗量比例不平衡诱因:围术期精神紧张、疼痛、血压高、心率增快、贫血、发热第8页,共37页,星期日,2025年,2月5日PCI围手术期心肌缺血的常见原因无复流、慢血流缺血再灌注性心肌损伤PCI相关边支闭塞支架内急性血栓形成其他第9页,共37页,星期日,2025年,2月5日导管室的噩梦:无复流(慢血流)无复流(慢血流)是指闭塞的冠状动脉再通后,心肌组织无灌注的现象。表现为胸痛、严重者即刻出现心衰、低血压、心原性休克、甚至死亡。心肌标志物明显升高;心电图见ST段上抬;冠状动脉造影见血流明显减慢甚中止,而冠状动脉无机械性梗阻存在是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中,是“并非少见”的紧急并发症,可产生严重心肌缺血危及患者的生命,甚至发生心血管崩溃立即致死无复流是由于组织水平无灌注的结果,紧急处理甚为棘手第10页,共37页,星期日,2025年,2月5日微血管结构完整性破坏微血管功能完整性损伤微栓子栓塞白细胞聚集血小板激活氧自由基:激活炎性细胞浸润,引起毛细血管内皮和心肌细胞膜的通透性引起水肿无复流的病理生理机制第11页,共37页,星期日,2025年,2月5日1、微血管结构完整性破坏电镜下:无复流区毛细血管内皮肿胀、突出甚至脱落、周边的坏死心肌压迫使毛细血管及内皮细胞的完整性遭破坏2、微血管功能完整性损伤缺血再灌注使心脏交感神经兴奋,冠脉微小动脉系统弥漫痉挛PCI使血栓碎裂和血小板脱颗粒,释放血栓素A2和5-羟色胺等缩血管因子,引起微血管痉挛缺血再灌注损伤使内皮细胞生成NO减少,血管舒张功能减弱第12页,共37页,星期日,2025年,2月5日3、微栓子栓塞在再灌注性无复流发生中起关键作用主要来源于冠状动脉不稳定病变中的粥样斑块碎片(如胆固醇结晶等)和微血栓,经溶栓或PCI时挤压脱落而致远端微血管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