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文件名称:肿瘤免疫-医学免疫学-课件.ppt
文件大小:13.86 MB
总页数:40 页
更新时间:2025-07-03
总字数:约2.24千字
文档摘要

第1页,共40页,星期日,2025年,2月5日根据抗原特异性分类肿瘤特异性抗原(tumorspecificantigen,TSA):肿瘤细胞特有的、或只存在于某种肿瘤细胞而不存在于正常细胞的新抗原。肿瘤相关抗原(Tumor-associatedantigen,TAA):非肿瘤细胞特有、正常细胞和其他组织上也存在的抗原,只是其含量在细胞癌变时明显增高。第2页,共40页,星期日,2025年,2月5日第3页,共40页,星期日,2025年,2月5日-第4页,共40页,星期日,2025年,2月5日第5页,共40页,星期日,2025年,2月5日根据诱发因素可分为(1)理化因素诱发的肿瘤抗原 辐射、沥青、紫外线、化学物质(甲基胆蒽)特点:特异性高、免疫原性弱 个体特异性明显第6页,共40页,星期日,2025年,2月5日(2)病毒诱发的肿瘤抗原 DNA、RNAvirus EBV→鼻咽癌 人乳头状病毒→宫颈癌 *黄曲霉素→肝癌 第7页,共40页,星期日,2025年,2月5日已确定与某些人类

肿瘤有关的病毒第8页,共40页,星期日,2025年,2月5日特点: 同一virus可诱发不同类型肿瘤,但均表达相同抗原 免疫原性强第9页,共40页,星期日,2025年,2月5日(3)自发性肿瘤抗原 无明确诱因,特异性强(4)胚胎抗原 是胚胎发育阶段由胚胎组织产生的正常成分,胚胎后期减少,出生后逐渐消失或仅存微量,细胞癌变时,此类抗原可重新合成。分两种:分泌性抗原——肿瘤细胞产生和释放,如AFP膜结合性抗原——疏松结合在细胞膜表面,易脱落,如CEA第10页,共40页,星期日,2025年,2月5日机体抗肿瘤免疫机制体液性抗肿瘤免疫机制抗体与肿瘤细胞表面抗原结合后,可通过补体、M?和NK细胞的介导杀伤肿瘤细胞。CDCADCC免疫调理第11页,共40页,星期日,2025年,2月5日第12页,共40页,星期日,2025年,2月5日第13页,共40页,星期日,2025年,2月5日抗体封闭肿瘤细胞上的某些受体作用,抗体可通过封闭肿瘤细胞表面某些受体而影响肿瘤细胞的生物学行为。抗体使肿瘤细胞上的黏附特性改变或丧失作用。第14页,共40页,星期日,2025年,2月5日机体抗肿瘤免疫机制细胞免疫机制T细胞:肿瘤特异性CD8+T(CTL)细胞是抗肿瘤免疫的主要效应细胞。CD4+T细胞:①辅助CTL激活;②分泌细胞因子激活非特异性免疫系统的M?、NK杀

伤肿瘤。③少数CD4+T细胞也有直接细胞毒作用。第15页,共40页,星期日,2025年,2月5日靶致敏Tc靶MHC-肽肽-MHC“APC”*识别相、效应相Ag特异性MHC限制性第16页,共40页,星期日,2025年,2月5日第17页,共40页,星期日,2025年,2月5日机体抗肿瘤免疫机制NK细胞:抗肿瘤免疫早期起重要作用的效应细胞。能直接杀伤靶细胞,也能通过ADCC机制杀伤肿瘤细胞。第18页,共40页,星期日,2025年,2月5日第19页,共40页,星期日,2025年,2月5日perforinGranzymeandFas-FasLTNF-?/TNFR第20页,共40页,星期日,2025年,2月5日M?:非特异性抗肿瘤免疫:分泌溶酶体酶、TNF、NO等杀伤靶细胞。调理和非调理受体溶酶体,ROI,RNI*直接杀伤:TNF-?介导凋亡*ADCC:Ab介导M?:特异性免疫:作为APC激活T细胞。活化的Th1分泌的细胞因子又能促进M?活化,促进M?的杀伤作用。第21页,共40页,星期日,2025年,2月5日??T:细胞是皮肤黏膜局部参与早期抗感染免疫的主要效应细胞。其杀伤机制与NK,CD8+T基本相同第22页,共40页,星期日,2025年,2月5日*淋巴因子激活的杀伤细胞(LAK):包括T,NK病人淋巴细胞(体外)IL-2激活回输病人第23页,共40页,星期日,2025年,2月5日*肿瘤浸润淋巴细胞(TIL):包括T,NK,比LAK效果好50倍以上激活病人Tumor分离淋巴细胞IL-2回输第24页,共40页,星期日,2025年,2月5日与肿瘤细胞有关的因素肿瘤不表达肿瘤抗原,或抗体与细胞表面肿瘤抗原形成的复合物被内吞而降解(抗原调变)。肿瘤免疫逃逸机制第25页,共40页,星期日,2025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