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文件名称:寄生虫病实验诊断的再认识.pptx
文件大小:3.07 MB
总页数:10 页
更新时间:2025-07-03
总字数:约2.45千字
文档摘要

寄生虫病实验诊断的再认识

寄生虫病曾经的常见、多发病现在的临床疑难杂症寄生虫病防治效果好感染率、发病率大幅降低临床医生(检验医生)不重视、忽略

如何确诊寄生虫病?病原学检查阳性是确诊依据免疫学检测阳性有辅助诊断意义分子生物学检测阳性具有较高的诊断价值

第一部分粪便检查常见的寄生虫一、蠕虫1.线虫:蛔虫卵及成虫、钩虫卵及成虫、鞭虫卵等2.绦虫:带绦虫卵、带绦虫节片3.吸虫:血吸虫卵、肝吸虫卵、肺吸虫卵、姜片吸虫卵

第一部分粪便检查常见的寄生虫二、原虫1.溶组织内阿米巴滋养体、包囊2.蓝氏贾第鞭毛虫滋养体、包囊3.隐孢子虫包囊三、节肢动物蝇蛆

钩虫病种类:十二指肠钩虫、美洲钩虫临床表现:1.腹痛、腹泻,消化道出血2.贫血3.异嗜症

钩虫病检查方法:1.粪便直接涂片法2.饱和盐水浮聚法(首选)钩虫卵特点:卵壳极薄,透明区域

钩虫病鉴别诊断:蛔虫卵受精蛔虫卵未受精蛔虫卵

钩虫病鉴别诊断:鞭虫卵特点:纺锤形,透明盖塞

钩虫病鉴别诊断:带绦虫卵特点:卵壳薄易脱落,胚膜

血吸虫病种类:日本血吸虫临床表现:1.急性血吸虫病(少见)发热,腹痛、腹泻,肝脾淋巴结肿大2.慢性血吸虫病(多见)隐匿型、有症状型(慢性腹泻、肝脾肿大)3.晚期血吸虫病(少见)腹水型、巨脾型、结肠增殖型、侏儒型(目前罕见)日本血吸虫成虫

2025/7/212SEA破坏血管壁肠粘膜发炎坏死坏死组织向肠腔溃破,虫卵落入肠腔,随粪便排出体外。虫卵的排出途径:肠蠕动腹内压血管内压

血吸虫病检查方法:1.粪便检查急性、重症血吸虫病2.毛蚴孵化法急性、重症血吸虫病3.直肠粘膜活检慢性、晚期血吸虫病鉴定虫卵死活活卵/近期变性卵活动性感染死卵/远期变性卵曾经感染

血吸虫病血吸虫卵特点:无卵盖,有侧刺,内含毛蚴

血吸虫病鉴别诊断:肝吸虫卵特点:寄生人体最小的虫卵之一形似芝麻,卵盖明显,内含毛蚴

血吸虫病鉴别诊断:肺吸虫卵特点:不规则椭圆形,卵盖大,卵壳厚薄不均内含卵细胞和卵黄细胞

血吸虫病鉴别诊断:姜片吸虫卵特点:寄生人体最大的虫卵之一卵盖小,卵壳薄,内含卵细胞和卵黄细胞

肠阿米巴病病原体:溶组织内阿米巴临床表现:1.急性肠阿米巴病(阿米巴痢疾少见)发热,腹痛、腹泻,粘液血便,里急后重2.慢性肠阿米巴病(多见)慢性结肠炎

肠阿米巴病检查方法:1.粪便直接涂片法溶组织内阿米巴滋养体(急性期)溶组织内阿米巴包囊(慢性期)

肠阿米巴病鉴别诊断:蓝氏贾第鞭毛虫滋养体(急性期)蓝氏贾第鞭毛虫包囊(慢性期)

肠阿米巴病鉴别诊断:隐孢子虫包囊

第一部分粪便检查常见的寄生虫蛔虫成虫钩虫成虫十二指肠钩虫成虫美洲钩虫成虫

第一部分粪便检查常见的寄生虫牛带绦虫成虫猪带绦虫成虫

第一部分粪便检查常见的寄生虫牛带绦虫孕节猪带绦虫孕节

第一部分粪便检查常见的寄生虫蝇蛆

第二部分血液检查常见的寄生虫一、蠕虫丝虫二、原虫疟原虫、弓形虫、杜氏利什曼原虫、锥虫

疟疾种类:间日疟原虫(P.v)、恶性疟原虫(P.f)三日疟原虫、卵形疟原虫发育阶段:滋养体—小滋养体(环状体)、大滋养体裂殖体—未成熟、成熟裂殖体配子体—雌、雄配子体

疟疾临床表现:周期性寒热发作、贫血、肝脾肿大实验室检查方法:外周血涂片(薄血膜、厚血膜)、染色、镜检

间日疟原虫滋养体小滋养体(环状体)大滋养体环状胞质、点状胞核虫体增大,不规则、有伪足一、外周血涂片中可见到的疟原虫形态

2.间日疟原虫裂殖体未成熟裂殖体成熟裂殖体核开始分裂,胞质未分裂裂殖子12~24个,疟色素集中成团一、外周血涂片中可见到的疟原虫形态

3.间日疟原虫配子体雌配子体雄配子体圆形,核小致密、边缘圆形,核大疏松、中央一、外周血涂片中可见到的疟原虫形态

二、P.v与P.f红内期形态鉴别小滋养体(环状体)体积大,环大,单环、单核体积小,环纤细、多环、多核P.v小滋养体(环状体)P.f小滋养体(环状体)

二、P.v与P.f红内期形态鉴别2.配子体P.v雌配子体P.f雌配子体圆形、椭圆形♀:新月形,核致密♂: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