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CS27.010
团体标准
T/CECA-G00XX—2025
纯电动汽车补能系统能效分级测试方法
TestMethodforEnergyEfficiencyGradingofCharging
SystemsforBatteryElectricVehicles
(征求意见稿)
2025-XX-XX发布2025-XX-XX实施
中国节能协会发布
T/CECA-G—00XX—2025
纯电动汽车补能系统能效分级测试方法
1范围
本文件规定了最大设计总质量不超过3500kg的M1类纯电动乘用车的能效试验及评价
方法,换电车型不适用于本文件。
2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条款通过本规范的引用而成为本规范的条款。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
随后所有的修改单(不包括勘误表的内容)或修订版均不适用于本规范。然而,鼓励根据本
规范达成协议的各方研究是否可使用这些文件的最新版本。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
新版本适用于本规范。
GB18352.6-2016轻型汽车污染物排放限值及测量方法(中国第六阶段)
GB/T18386.1-2021电动汽车能量消耗量和续驶里程试验方法第1部分:轻型汽车
GB/T18487.1-2015电动汽车传导充电系统第1部分:通用要求
GB/T27930-2023非车载传导式充电机与电动汽车之间的数字通信协议
GB/T34658-2017电动汽车非车载传导式充电机与电池管理系统之间的通信协议一致
性测试
GB/T31467—2023电动汽车用锂离子动力电池包和系统电性能试验方法
3术语和定义
3.1补能系统energysupplementsystem
由动力电池系统和传导充电系统构成。
3.2动力电池系统能量利用率energyroundtripefficiencyofpowerbatterysystem
动力电池系统在测试过程中的放电总能量与充电总能量的比值。
3.3传导充电系统conductivechargingsystem
由车辆充电接口、车载充电器、高压配电盒、高压连接线缆等车端传导充电路径涉及的
相关部件构成的回路系统。
3.4传导式充电conductivecharge
利用电传导给蓄电池进行充电的方式。
4环境设置
常温环境:温度设置为(23±2)℃;
试验期间应监控试验室温度,该温度应在冷却风扇出口处测量。报告中的环境温度应是
以不大于1min的固定间隔测量得到的试验室温度的算术平均值。
5能效评价
在常温环境,补能系统能效评价按照表1。
3
T/CECA-G—00XX—2025
表1补能系统能效评价
评价维度动力电池系统传导充电系统评分标准N(百i
快充能量利用率直流回路充电效交流回路充电效分制)
(%)率(%)率(%)
补能能效[96,93][99.5,99][94,93][100,80]
(93,90](99,98.5](93,92](80,6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