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文件名称:T_CECA-G《纯电动汽车补能系统能效分级测试方法》 编制说明.pdf
文件大小:174.2 KB
总页数:6 页
更新时间:2025-07-03
总字数:约2.65千字
文档摘要

《纯电动汽车补能系统能效分级测试方法》编制说明

(征求意见稿)

标准起草组

2025年6月

目次

一、项目背景

世界各国建立能效分级助推汽车产品能效提升:美国、欧盟、韩

国、沙特等国家和地区建立能效标识制度,对汽车产品进行能效分级

并引导消费者选车用车。

国家部委推动重点领域能效分级制度,单车能效仍为市场关注:

国家政策从重点用能产品设备为切入点推动能效分级制度实施,为全

面达成“双碳”目标提供坚实指导方向。汽车作为交通领域最大的运

行碳排放载体。能效仍是市场关注的两类重点问题之一,持续提升单

车能效对新能源汽车推广的意义重大。

汽车行业能效分级是助力我国碳达峰、引领全球汽车领域能效分

级的重要探索。可以提升公司的企业形象和行业内的影响力,同时可

以助力企业能效开发优化,提升产品竞争力,赋能企业品牌向上发展。

2024年我国动力电池装车量共计548.4GWh,同比大幅增长41.5%,

且车端800V高压超充渗透率不断提升,动力电池及其前端车载传导

充电系统高压大倍率趋势与保有量的迅速增长,对车端补能提出了更

高需求。目前,超充需求导致动力电池系统能效较低。同时,车端交

直流充电回路作为车辆重要的补能回路,其损耗将直接影响电池接收

的电能高低。因此,本标准制定将促进车企及其电池上下游产业链提

质增效,创新提升补能系统的能效技术及制造工艺,助力双碳目标高

质量达成。国务院关于印发《推动大规模设备更新和消费品以旧换新

行动方案》明确支持动力电池更新换代,加快完善能耗、排放、技术

1

标准。《碳达峰碳中和标准体系建设指南》明确加快制修订交通运输

等重点行业强制性能耗限额标准。然而,动力电池作为新能源汽车上

重点用能产品,交直流充电回路作为外部补能的重要输入路径,当前

均无标准规定分级方法。上述组件组成的补能系统的能效标准制定可

填补动力电池、车载充电机、车内交直流高压线束等相关产品的能效

标准空白,有力推动重点用能设备进入能效先进时代促进企业提质增

效,为消费者选购高能效车辆产品提供指导。通过能效分级引导新能

源汽车行业发展绿色高质量的补能系统,从而提升产品的市场竞争力。

二、标准的定制

2.1、原则和依据

《纯电动汽车补能系统能效分级测试方法》团标的编制遵循“科

学性、先进性、合理性、规范性”原则,相关技术指标与国家标准接

轨,同时突出纯电动汽车补能系统的节能减排效果。

2.2、引用文件

GB18352.6-2016轻型汽车污染物排放限值及测量方法(中国第

六阶段)

GB/T18386.1-2021电动汽车能量消耗量和续驶里程试验方法

第1部分:轻型汽车

GB/T18487.1-2015电动汽车传导充电系统第1部分:通用要

GB/T27930-2023非车载传导式充电机与电动汽车之间的数字

2

通信协议

GB/T34658-2017电动汽车非车载传导式充电机与电池管理系

统之间的通信协议一致性测试

GB/T31467—2023电动汽车用锂离子动力电池包和系统电性能

试验方法

2.3.适用范围和主要技术内容

《纯电动汽车补能系统能效分级测试方法》团标规定了最大设计

总质量不超过3500kg的M1类纯电动乘用车的补能系统的能效试验

及评价方法,换电车型不适用于本文件。

主要技术内容为动力电池、交直流充电回路构成的车端补能系统

的能效评价指标,能效实验方法。

三、采用国际标准及国外先进标准的情况

目前,GB/T31467—2023《电动汽车用锂离子动力电池包和系统

电性能试验方法》规定了电池系统的容量和能量、功率和内阻、无负

载容量损失、存储中容量损失、高低温启动功率、能量效率、充电性

能等测试方法;GB/T43695-2024《锂离子电池和电池组能源转换效

率要求和测量方法》规定了库伦(容量)效率和能量效率的测量方法,

针对电池系统能量效率测试均以电池部件为单独的测试对象,在专有

的试验台架上测试无法准确还原电池系统在整车上的工作状态。另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