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报告
PAGE
1-
2025年厦金航线气象保障服务系统建设项目可行性实施报告报版
一、项目概述
1.项目背景
(1)厦金航线作为连接厦门和金门的重要交通通道,承担着两岸人员往来、货物运输和旅游交流的重要任务。近年来,随着两岸关系的不断发展和经济往来的日益频繁,厦金航线客流量和货运量逐年攀升,对航线的安全性和效率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然而,气象条件对航线安全影响显著,特别是台风、浓雾等恶劣天气,容易导致航班延误甚至停飞,对两岸经济和社会生活造成严重影响。
(2)针对厦金航线气象保障服务存在的不足,近年来我国政府高度重视气象保障工作,积极推动气象现代化建设。在此背景下,厦门和金门两地气象部门联合开展厦金航线气象保障服务系统建设项目,旨在通过技术手段提升气象服务能力,为厦金航线提供更加精准、高效的气象保障服务。项目将充分利用现代气象观测、预报技术和信息通信技术,实现气象信息的实时采集、处理和传输,为航线的安全运行提供有力支撑。
(3)厦金航线气象保障服务系统建设项目符合国家气象现代化发展战略和两岸交流合作的大局。项目实施后,将有助于提高厦金航线气象预报的准确性和时效性,降低恶劣天气对航线运行的影响,保障两岸人民的出行安全,促进两岸经济文化交流。同时,项目还将推动两岸气象科技合作,提升我国气象服务的国际竞争力。
2.项目目标
(1)项目的主要目标是构建一个功能完善、技术先进、响应迅速的厦金航线气象保障服务系统。该系统将通过整合气象观测数据、实时预报信息、历史气象资料等多种资源,为厦金航线提供全面、准确的气象服务。具体而言,项目将实现以下目标:一是提高气象预报的准确性和时效性,为航班的正常起降提供有力保障;二是建立一套完善的风险预警机制,及时发布恶劣天气预警信息,降低天气风险对航线的影响;三是提升气象服务的公众可及性,方便旅客获取气象信息,提高出行决策的准确性。
(2)项目还将致力于提高厦金航线气象保障服务的智能化水平。通过引入人工智能、大数据分析等技术,实现对气象数据的深度挖掘和应用,提升气象预报的精细化程度。此外,项目还将开发一系列智能化应用,如航班延误预测、航线优化建议等,为航企、机场和旅客提供更加便捷、高效的气象服务。同时,项目还将加强与相关政府部门、企业和社会组织的合作,形成协同推进的气象保障服务体系。
(3)项目最终目标是实现厦金航线气象保障服务的全面升级,为两岸人民提供更加安全、便捷的出行体验。通过提升气象预报准确率和信息传播效率,降低恶劣天气对航线运行的影响,保障旅客的生命财产安全。此外,项目还将推动两岸气象科技交流与合作,提高我国在气象领域的技术水平和国际影响力,为我国气象现代化建设和两岸交流合作贡献力量。
3.项目意义
(1)厦金航线气象保障服务系统建设项目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首先,它有助于提升两岸交通联系的安全性和效率,为两岸人民提供更加便捷的出行选择。通过精确的气象预报和及时的预警信息,可以有效降低恶劣天气对航线的影响,保障旅客的生命财产安全,促进两岸人员往来和经济文化交流。其次,项目有助于推动气象现代化建设,提升我国气象服务的国际竞争力。通过引进和应用先进的技术手段,提高气象预报的准确性和时效性,为国内外用户提供高质量的气象服务。
(2)此外,厦金航线气象保障服务系统项目对于促进两岸气象科技交流与合作具有重要意义。项目实施过程中,将吸引两岸气象科技人才共同参与,推动气象技术的创新与发展。同时,项目也将为两岸气象部门提供一个合作平台,加强信息共享和资源共享,提高气象服务能力。这种合作有助于深化两岸关系,增进两岸同胞的了解与友谊。
(3)最后,厦金航线气象保障服务系统项目对于推动我国气象事业的发展具有深远影响。项目成功实施后,将为其他地区和领域的气象保障服务提供有益借鉴,推动我国气象保障服务水平的整体提升。同时,项目也将有助于提高公众对气象科学的认识,增强公众防灾减灾意识,为构建和谐社会、实现可持续发展奠定坚实基础。
二、项目需求分析
1.气象保障服务需求
(1)厦金航线气象保障服务需求首先体现在对气象预报的准确性要求上。由于航线运行受天气条件影响较大,因此需要提供高精度的气象预报,包括风速、风向、能见度、降水概率等关键气象要素的预测。这些预报需具备较高的时效性,以便航班调度和旅客安排能够根据最新的气象信息做出调整。
(2)其次,厦金航线气象保障服务需要具备快速响应能力。在遇到突发性恶劣天气时,如台风、浓雾等,系统应能迅速发出预警信息,确保航企、机场和旅客能够及时了解天气变化,采取相应的应对措施。此外,系统还应具备信息发布的多样性,通过多种渠道(如短信、网站、APP等)向相关方提供气象信息。
(3)此外,厦金航线气象保障服务还需考虑用户的需求。航企需要根据气象信息调整航班计划,机场需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