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述题备考资料(可重点背打星号的论述题,最好每个论点都看一看)
【相关事件:中国八大;十一届三中全会】★★★
观点:符合国情的国家政策能推动社会发展
论述:①1956年,中共八大根据三大改造基本完成,社会主义基本制度已经在我国建立起来的新形势,正确分析了当时的国内主要矛盾是落后的生产力与先进的生产关系之间的矛盾,依据这一国情制定了党和人民的主要任务是发展生产力,集中力量把我国尽快地从落后的农业国变为先进的工业国。中共八大成为探索建设社会主义的良好开端。因此,中共八大根据国情制定政策推动了社会发展。
②1978年,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根据当时文革给社会造成危害这一国情,冲破“左”的错误严重束缚,重新确立了符合国情的马克思主义的思想路线、政治路线、组织路线,作出了把党和国家的工作中心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实行改革开放的历史性决策。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成为新中国成立以来党的历史上具有深远意义的转折,开启了我国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的新时期,从此国家不断发展。因此,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依据国情制定政策推动国家发展。
结论:综上所述,我们制定政策要依据国情,实事求是,才能推动国家发展。所以我们要把马克思主义同中国实际相结合,与时俱进,结合国情变化制定恰当的国家政策,不断创新,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
2.【相关事件: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经济体制改革(农村-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城市-城市经济体制改革;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对外开放】★★★★
观点:改革开放促进了中国社会的发展。(或:改革开放是强国之路)
论述:①1978年,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作出改革开放的历史性决策。改革先从农村开始,1978年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激发了农民的劳动热情,带来农村生产力的大解放,农业生产和农民收入均有很大提高。之后改革的浪潮从农村涌向城市,1984年进行城市经济体制改革,大大调动了企业、职工的积极性,增强了企业活力。(改革的史实)
②1980年中央设立了深圳、珠海、汕头、厦门4个经济特区,引进外资、先进技术和管理经验,促进了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的发展。之后对外开放不断向纵深推进,形成了“经济特区—沿海开放城市—沿海经济开放区—内地”的全方位、多层次、宽领域的对外开放格局,促进了我国对外贸易和国民经济的迅速发展。(对外开放的史实)
结论:综上所述,改革开放推动了我国经济建设,改善了人民的生活水平,增强了综合国力。因此我们要坚持改革开放,坚持经济建设,推动国家发展进步。
3.【人物篇:黄继光、邱少云、王进喜、焦裕禄、雷锋等】★★★
观点:国家的发展离不开许多英雄模范人物的贡献。(或:杰出人物引领时代发展)
论述:①抗美援朝战争中(时期),黄继光在已经受伤、手榴弹用尽的情况下,奋不顾身用自己的胸膛堵住敌人的机枪射口,为战友开辟了前进道路,而自己英勇牺牲。邱少云为了保证战斗的胜利和潜伏部队的安全,面对大火纹丝不动,直至被大火吞噬,壮烈牺牲。以黄继光、邱少云为代表的中国人民志愿军发扬了高度的爱国主义、革命英雄主义、革命忠诚精神,锻造了伟大的抗美援朝精神,中国才取得抗美援朝战争的胜利。
②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时期(时期),以王进喜、焦裕禄、雷锋、邓稼先等为代表的英雄模范人物,为国家民族着想,不计个人得失,弘扬了艰苦创业,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精神,使我国社会主义建设事业取得了巨大成就,为现代化建设打下坚实的物质基础。他们也成为世世代代学习的榜样。
③二十世纪七十年代,袁隆平投身农业科学,研发出籼型杂交水稻,大大提高了粮食产量,为解决我国人民吃饭问题,保障粮食安全做出重大贡献,也为解决世界饥饿问题做出重大贡献。
结论:英雄模范人物时刻站在国家的最前线,为国家的发展作出突出贡献,身为中学生的我们应该学习学习他们热爱祖国,百折不挠,奋发创新的精神,为民族复兴、国家繁荣做出自己的贡献。
4.【相关事件:真理标准问题大讨论、邓小平南方谈话】★★★
观点:思想解放推动了社会进步/思想解放是促进社会发展的重要力量/思想解放是社会变革的先导。
论述:①文化大革命结束后,针对“两个凡是”问题,1978年5月,思想理论界掀起了关于真理标准问题的大讨论,使人们认识到了实践才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为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的召开奠定了思想基础。
②1992年初邓小平在南巡过程中发表南方谈话,提出社会主义的本质是发展生产力,发展才是硬道理等观点,进一步解放了人们的思想,推动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进入新阶段,对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产生了深远影响。
结论:综上所述,思想解放是促进社会发展的重要力量,我们要坚持不断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一切从实际出发。
5.【相关事件: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一国两制”】
观点:制度创新有利于促进国家的发展。
论证:①新中国成立以来,根据我国民族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