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级古文题目和答案
一、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含义。
1.项伯乃夜驰之沛公军。(《鸿门宴》)
答案:连夜
2.吾得兄事之。(《鸿门宴》)
答案:像对待兄长那样对待
3.旦日不可不蚤自来谢项王。(《鸿门宴》)
答案:道歉
4.沛公军霸上。(《鸿门宴》)
答案:驻扎
5.沛公欲王关中。(《鸿门宴》)
答案:称王
6.范增数目项王。(《鸿门宴》)
答案:用眼睛示意
7.项王则受璧,置之坐上。(《鸿门宴》)
答案:同“座”,座位
8.沛公不胜杯杓。(《鸿门宴》)
答案:酒量小
9.张良出,要项伯。(《鸿门宴》)
答案:邀请
10.项王即日因留沛公与饮。(《鸿门宴》)
答案:于是
二、翻译下列句子。
1.臣活之。(《鸿门宴》)
答案:我让他活下来。
2.所以遣将守关者,备他盗之出入与非常也。(《鸿门宴》)
答案:之所以派将领把守函谷关,是为了防备其他盗贼的进出和意外变故。
3.吾令人望其气,皆为龙虎,成五采,此天子气也。(《鸿门宴》)
答案:我派人观望他那里的云气,都是龙虎的形状,呈现五种颜色,这是天子的云气。
4.因击沛公于坐,杀之。(《鸿门宴》)
答案:趁机在座位上击杀沛公,杀了他。
5.沛公已去,间至军中。(《鸿门宴》)
答案:沛公已经离去,从小路回到军营中。
6.臣请入,与之同命。(《鸿门宴》)
答案:我请求进去,与他同生共死。
7.竖子不足与谋。(《鸿门宴》)
答案:这小子不值得和他共谋大事。
8.吾属今为之虏矣。(《鸿门宴》)
答案:我们这些人都要被他俘虏了。
9.大行不顾细谨,大礼不辞小让。(《鸿门宴》)
答案:做大事不必顾及小节,行大礼不必计较小的谦让。
10.道芷阳间行。(《鸿门宴》)
答案:从小路走,取道芷阳。
三、简答题。
1.《鸿门宴》中,范增为什么要杀刘邦?
答案:范增认为刘邦有天子气,将来必成大器,对项羽构成威胁,所以执意要杀刘邦。
2.《鸿门宴》中,项伯为什么要救刘邦?
答案:项伯因为张良的恩情,加上认为刘邦是英雄,不忍心见他被杀,所以救刘邦。
3.《鸿门宴》中,刘邦是如何脱险的?
答案:刘邦在宴会上察觉到危险,借上厕所的机会逃走,从小路回到军营,从而脱险。
4.《鸿门宴》中,项羽为什么不杀刘邦?
答案:项羽被刘邦的言辞所打动,加上项伯的劝说,以及自己对刘邦的轻视,所以没有杀刘邦。
5.《鸿门宴》中,范增对项羽的态度是怎样的?
答案:范增对项羽既有忠诚,又有不满。他忠心耿耿地为项羽出谋划策,但对项羽的优柔寡断和轻信刘邦感到不满。
四、阅读理解。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5题。
《陈涉世家》(节选)
司马迁
陈胜者,阳城人也,字涉。吴广者,阳夏人也,字叔。陈涉少时,尝与人佣耕,辍耕之垄上,怅恨久之,曰:“苟富贵,无相忘。”佣者笑而应曰:“若为佣耕,何富贵也?”陈涉太息曰:“嗟乎!燕雀安知鸿鹄之志哉!”
二世元年七月,发闾左適戍渔阳,九百人屯大泽乡。陈胜﹑吴广皆次当行,为屯长。会天大雨,道不通,度已失期。失期,法皆斩。陈胜﹑吴广乃谋曰:“今亡亦死,举大计亦死,等死,死国可乎?”陈胜曰:“天下苦秦久矣。吾闻二世少子也,不当立,当立者乃公子扶苏。扶苏以数谏故,上使外将兵。今或闻无罪,二世杀之。百姓多闻其贤,未知其死也。项燕为楚将,数有功,爱士卒,楚人怜之。或以为死,或以为亡。今诚以吾众诈自称公子扶苏﹑项燕,为天下唱,宜多应者。”吴广以为然。乃行卜。卜者知其指意,曰:“足下事皆成,有功。然足下卜之鬼乎!”陈胜﹑吴广喜,念鬼,曰:“此教我先威众耳。”乃丹书帛曰“陈胜王”,置人所罾鱼腹中。卒买鱼烹食,得鱼腹中书,固以怪之矣。又间令吴广之次所旁丛祠中,夜篝火,狐鸣呼曰:“大楚兴,陈胜王!”卒皆夜惊恐。旦日,卒中往往语,皆指目陈胜。
吴广素爱人,士卒多为用者。将尉醉,广故数言欲亡,忿恚尉,令辱之,以激怒其众。尉果笞广。尉剑挺,广起,夺而杀尉。陈胜佐之,并杀两尉。召令徒属曰:“公等遇雨,皆已失期,失期当斩。藉第令毋斩,而戍死者固十六七。且壮士不死即已,死即举大名耳,王侯将相宁有种乎!”徒属皆曰:“敬受命。”乃诈称公子扶苏﹑项燕,从民欲也。袒右,称大楚。为坛而盟,祭以尉首。陈胜自立为将军,吴广为都尉。攻大泽乡,收而攻蕲qí。蕲下,乃令符离人葛婴将兵徇蕲以东。攻铚、酂、苦、柘、谯皆下之。行收兵。比至陈,车六七百乘,骑千余,卒数万人。攻陈,陈守令皆不在,独守丞与战谯门中。弗胜,守丞死,乃入据陈。数日,号令召三老﹑豪杰与皆来会计事。三老﹑豪杰皆曰:“将军身被坚执锐,伐无道,诛暴秦,复立楚国之社稷,功宜为王。”陈涉乃立为王,号为张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