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文件名称:守正出奇——《心若菩提》读后感2000字.pdf
文件大小:201.15 KB
总页数:5 页
更新时间:2025-07-03
总字数:约2.79千字
文档摘要

守正出奇——《心若菩提》读后感2000

守正出奇——《心若菩提》读后感2000字:书中曹德旺顺着当

时的国家政策一路发展,但关键的时候又有自己的主张或者说经营决

策。按着常规发展,却又不固守常规,突破思维、出奇制胜,也就是

守正出奇。合上书,这本书影响我最深的:

一、行比言更让你成长。

水库工程的工地上着火后,他没有选择吵着要赔偿(言),而是

选择了帮忙修车渡过工地难关(行),他是唯一跳出暂时的环境看这

件事的人。见“祸不单行”章节

二、做生意的智慧。

1.对待闽侯人的态度。详见“移师宏路”章节:闽侯人以远低于

市场的价格想先把合同拿到,然后通过送礼的什么的走关系再来修改

合同。没想到碰到了曹德旺他这么个软硬不吃的人,闽侯人只好拖着。

后来所有的土方完工以后,曹德旺还是按市场行情付给了闽侯人。

从此以后,闽侯人也跟定了他。闽侯人的事,也给了曹德旺他一个教

训。从那以后,他总是叮嘱下属,签订合同时,甲乙双方是平等的,

双方要相互尊重。你不要骗我,企图从中牟取暴利,我也不欺负你,

1

充分尊重你的劳动,一定要弄清对方的成本。

这条不成文的规矩,一直延续到现在。福耀玻璃的供应商不论大

小,都乐于和福耀做生意的原因,其中就有一条:和福耀做生意,虽

然赚得不多,但总是有赚,而且付款及时。

2.对待日本ASAHI的印尼玻璃厂

详见“赢在尊重供应商”章节

日本ASAHI在印尼的仓库太小,加上印尼的气候湿度大,玻璃不

宜存放,又恰逢1997年东南亚金融危机,它们产的浮法玻璃几乎卖

不出去。当时整个浮法玻璃市场非常疲软,曹德旺以当时中国市场的

现价、没有趁机要求降价,承诺印尼ASAHI的日本总经理每个月采购

一船4000吨占80~90%当时福耀用量的玻璃。

曹德旺给出了三个原因:

当时只能靠外购,而那时国内只有两家企业为他的公司供货,一

个健康的印尼ASAHI是他们所希望的,以此来减少国内那两家供货商

未来停止供货的风险。

其次从产业链的理论上讲,上下游企业,是有买卖关系,但也是

分工不同,绝对不是各自孤立地存在的。要想福耀公司健康发展,不

仅是需要福耀自己产品客户端用户的繁荣,更需要我们产品供应商的

发达。

2

再次集中向印尼ASAHI采购,比原来分开几家,供应商嫌用量太

少,作用更好。表面上看是福耀用这个方法帮助了印尼ASAHI,实际上

也是在保护福耀自己。

后来经济回暖,浮法玻璃又供不应求,价格也是隔夜就涨。但印

尼ASAHI一年内不仅按时发货,而且绝口没提涨价的事儿。

PS:想起了2011年雷军联系夏普

3.对待东北浮法玻璃恶性降价的做法

详见“市场力量”章节

曹德旺在收购之前就对通辽、双辽玻璃厂评估调研并针对以下问

题给予解决。

首先,企业高负债而且缺乏经营能力。

地方政府用划拨土地作高价估值,作为自有资本,其他的向银行

贷款。银行迫于政府压力,不得不挤牙膏似地提供大部分的贷款。钱

不够,又鼓动企业的工人集资。工厂建成后没钱买材料,就向供应商

赊账。供应商为了做生意,同时可以把低质量的滞销材料卖出去,自

然愿意赊一部分的账。还不够时,就去找下游的经销

商预收货款,经销商则以此获得远低于市场价格的玻璃产品。这样的

高负债,使企业沦为债奴,并失去议价的能力。

其次,办企业的动机不是逐利而是安排人。

3

调研时发现职工超编达12倍,这些人进工厂,并不是厂长愿意

的:他们知道每增加一个人,工资就会增加企业的生产成本。但是因

为是国企企业,必须服从上级领导的意志。上级为了稳定社会解决就

业人员,就得安排好他们。国有企业的员工,身份虽然比公务员低,

但比普通市民、农民高,且可享受退休和公费医疗。因此工资虽然低

一些,干不干活又一个样,有机会时还有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