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间美术蕴含丰富的艺术内涵,在艺术设计教育中引入民间美术,对于拓展教学内容和丰富教学手段,培育学生艺术创造力具有十分重要的促进作用。通过分析我国民间美术的特点和价值,并对其在艺术设计教育的应用进行探讨,探索民间美术传承与创新的路径,以期在推动艺术设计教育现代化发展的同时,完成对我国传统民族文化的传承与弘扬。
艺术设计教育作为创新性较强的学科,早期的发展不可避免地会对西方先进的艺术教育理念进行借鉴,但面对教育改革的新要求,我国对于艺术设计人才的培养,需要探索具有我国民族特色的发展道路,不但要保持创新,还要充分利用传统文化要素,完成对我国传统艺术传承与发展。在艺术设计教育中应用民间美术创作理念和内容,可延续民间文化的传承,为艺术设计教育的发展提供新的思路与保障。
民间美术作为民族文化中具有情感和人文特色的艺术表现形式,它具有以下的特征:一是民间美术创作来源于劳动生产与生活,反映着普通大众的思想情感和艺术观念。二是民间美术作品在传承中不断创新,表现出与时代相适应的特点。民间美术的创作内容和形式,会伴随社会和经济的发展而变动。三是民间美术善用地域资源,有着较为高贵的艺术品位。民间美术得以广泛流传,是因为它的创作恰当地使用不同地域的资源,能够将资源的特点展示出来,实现对地域文化的传播。例如织绣工艺,就是民间的工匠人利用当地的刺绣资源,创造出具有特色的艺术品。
民间美术对于当代艺术设计教育的价值主要体现在艺术观念和创作形式上。在艺术观念上,民间美术来源于现实生活,并以实用为主要的创作核心,即增加作品的质朴和自然气息,又通过艺术的创作服务于生活体验。在当前全社会重视传统文化保护的背景下,民间艺术的传承意义不断扩大,在实用的基础上增加符号价值,有着更深层次的现实功能。这种艺术上呈现的价值使其区别于普通的艺术作品,成为传统文化的象征与代表。在艺术创作形式上,民间美术重视对传统材料和现代技术的应用,从艺术价值上分析,民间美术中采用的材料和技术是对艺术的服务,通过对各类资源的应用,创造更多符合当代审美需要的作品,为艺术创作提供灵感。
民间美术作为有着地域性特点的乡土艺术,是劳动者智慧的结晶,也是对于劳动人民生活场景和人物形象的描绘。民间美术中质朴的造型、热烈的色彩、夸张的搭配,都是具有鲜明特点的一种艺术形态。这些传统的要素不仅是当代艺术设计的“源”,更为现代艺术设计与教育的发展带来新的思路。在当前的艺术设计教育中,在强调文化传承和设计个性化的同时,又出现艺术要素应用上的误差,就是对传统民间美术作品和乡土艺术设计的盲目跟风。对于民间美术创作思路的现代应用,应建立在创新创造基础上的,只有学生借助民间美术的表现形式进行艺术设计构思,增加作品的人文内涵,才能使设计不停留在视觉传达表层,而具有精神寓意。同时,民间美术借助现代设计手法进行展示,可使更多青年群体了解本土文化,不断扩展民间美术的表现形式,实现二者的融合发展。
我国传统文化遗产丰富,民间美术作为传统文化的构成部分,对现代艺术文化有着一定的参考价值。作为还在学习中的艺术设计专业学生,要想提升艺术设计上的独特性,需要从传统民间美术中吸取养料。例如借鉴我国民间美术图案集,观察和了解民间艺术常用的色彩和纹样,与现代艺术要素相融合,创造既有传统文化气息,又不失当代艺术风范的作品。我国2008年奥运会的金镶玉奖牌,就是选用民间盘龙纹样,配以玉质的材料,并在此之上添加现代气息融合的黄金装饰材料,使二者的融合更加紧密,展示我国文化风采。民间美术为现代艺术设计提供素材和思路,而现代艺术设计则为民间美术的继承和发展提供在载体,二者的共生共融,充分表明民间艺术在当代艺术设计中有着较高的借鉴价值。
民间美术作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其造型历经久远发展已逐渐形成了一种特征符号,成为了某种形象、风格与情感的代表。通过将民间美术造型符号融入艺术设计教育中,不仅有利于和现代化艺术设计、材料工艺、艺术技巧与社会风尚相适应,还可进一步凸显艺术设计作品的时代特色与地域特色,有效丰富艺术设计的形式感与艺术感,使艺术设计作品得到升华。民间美术造型代表符号有凤纹、鱼纹、涡纹等,孕育着中华民族特有的哲学观念与审美意识,蕴藏着丰富的象征意义。将民间美术造型符号融入艺术设计教育中,能够创新艺术设计风格,丰富艺术设计造型素材。同时,利用具有象征意义和民族代表性的符号,能够使观者产生深层的心理回应与文化认同,从而提高艺术设计的质量与水平。
色彩具有浓郁强烈、真诚的情感特点。民间美术作为一种特殊的艺术形态,其自身独具的色彩系统是无法被替代的。通过深入还原民间美术中的色彩搭配形式,能够组成和谐且独特的色彩结构。同时,利用色彩结构向人们传递民间美术作品中孕育的独特情感,从而达到情感传递的效果。为此,在艺术设计教育中融入民间美术的色彩系统,深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