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任务一
认识空间力系;学习目标
1.了解空间力系的概念及类型。
2.掌握力在空间直角坐标系坐标轴上投影的方法。
3.掌握交于一点且相互垂直的三力的合成方法。;任务描述
如图a所示,在车床上车削工件外圆时,车刀刀尖受工件材料切削阻力作用,用测力计测得径向力Fx=4.5kN,轴向力Fy=6.3kN,圆周力Fz=18kN。试求刀尖所受合力的大小,以及它与工件径向(x轴)、轴向(y轴)和切向(z轴)的夹角。;相关知识
一、空间力系的类型
空间力系是工程实际中常见的一种力系,例如减速器中的输入轴、齿轮的轮齿、许多刀具的受力等都是空间力系作用的实例。
按照力在空间的分布情况,可将空间力系分为空间汇交力系、空间平行力系、空间力偶系和空间任意力系。;空间汇交力系;二、力在空间直角坐标系坐标轴上的投影
在求解空间力系的平衡问题时,因作图较为困难,故不宜采用几何法,只能用解析法。解析法的基础是计算力在坐标轴上的投影,下面介绍计算力在空间直角坐标系坐标轴上投影的两种方法。
1.一次投影法(又称直接投影法);2.二次投影法(又称间接投影法);三、交于一点且互相垂直的三力的合成
前面讨论的是已知力的大小和方向,求力在坐标轴上的投影;反之,若已知力F在坐标轴上的投影Fx、Fy和Fz,该如何计算力F的大小和方向余弦呢?
步骤如下:
1.利用平行四边形公理求得Fx和Fy的合力Fxy。
2.利用平行四边形公理求得Fz与Fxy的合力F,即求出Fx、Fy和Fz三个力的合力F,显然,合力也作用于O点。;交于一点且相互垂直的空间三力的合成如图所示,若以已知的三个分力为棱边作一直角平行六面体,则此六面体的对角线就是三个力的合力。这种合成方法称为力的直角平行六面体法则。;合力F的大小为:
合力F的方向余弦为:
;任务二
空间力系的简化和平衡;学习目标
1.掌握力对轴之矩的概念。
2.掌握空间力系合力矩定理。
3.掌握空间力系的平衡条件和平衡方程。
4.掌握空间力系平衡的平面解法。;任务描述
任务1:已知作用在空间C点的力F=100N,α=60°,β=30°,其他尺寸如图所示,试求力F对三坐标轴之矩。;任务2:传动轴AB如图a所示,轴两端以轴承A和B支承,A为向心推力轴承,B为向心轴承,轴上安装有齿轮C和D,其分度圆直径分别为dC=30cm,dD=48cm,且AC=CD=DB=30cm。作用在齿轮上的径向力FCr=150N,FDr=120N,圆周力FCt=160N,FDt=100N。传动轴匀速转动。试求轴承A和B受力的大小。;传动轴受力分析;相关知识
一、空间任意力系的简化
如图a所示,在物体上作用有空间任意力系F1、F2、…、Fn,仿照前面介绍的平面一般力系的简化方法,将此空间任意力系进行简化。
空间任意力系的简化其实和平面一般力系的简化是一样的,可在物体内任取一点O作为简化中心,根据力的平移定理,可将图中各力平移到O点(简化中心),并加上相应的附加力偶,这样就可以得到一个作用于简化中心O点的空间汇交力系和一个附加的空间力偶系,如图b所示。再将作用于简化中心的空间汇交力系和附加的空间力偶系分别合成,便可以得到一个作用于简化中心O点的主矢FR′和一个主矩MO,如图c所示。;空间任意力系的简化;1.力对轴之矩
在平面力系中,物体只能在平面内绕某点转动,用力对点之矩来度量力使物体发生转动的效果,如图a所示。而在空间力系中,物体能绕轴转动,故而用力对轴之矩来度量力使物体转动的效果,如图b所示。;下面以如图所示的门绕z轴的转动为例进一步讨论力对轴之矩。在图中,F1、F2与z轴同在该门平面内,显然,都不能使门产生绕z轴转动的效果。故当力与轴在同一平面内(包括力与轴平行或相交)时,力对轴之矩为零。F3与z轴不在同一平面内,有使门绕z轴转动的效果。;2.空间力系合力矩定理
在空间直角坐标系中,求力对任一轴之矩同样可引用合力矩定理。空间力系的合力对于任一轴之矩等于各分力对同一轴之矩的代数和,这就是空间力系对轴之矩的合力矩定理,即:
其中,由于Fz平行于z轴,故其对z轴之矩为零。;二、空间力系的平衡
空间任意力系向一点简化的结果也得到一个主矢和一个主矩,所以当主矢和主矩都等于零(它们在坐标轴上的投影为零)时,空间力系为平衡力系,即空间任意力系平衡的必要与充分条件:力系的主矢和力系对空间任意一点的主矩都等于零,即;不同的是,平面力系的主矩MO是代数量,而空间力系的主矩MO是矢量。在平面力系中,由于各力与矩心都在同一平面内,因而力使物体绕平面内某一点转动只能有顺时针和逆时针两种转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