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目录静力学基础§1–1静力学中的基本概念§1–2静力学公理§1–3约束和约束力§1–4研究对象和受力图
2一、力的概念§1–1静力学中的基本概念1、定义——是物体相互间的机械作用,其作用结果使物体的运动状态和形状发生改变。力的效应外效应—改变物体运动状态的效应内效应—引起物体变形的效应
32、力的三要素——大小方向作用点3、力的表示法——力是一矢量,用带箭头的线段来表示,如图。F4、力的单位——在国际单位制中,力的单位是牛顿或千牛顿。(N)1N=1公斤?米/秒2(kg?m/s2)。
4二、其他几个与力相关的概念(1)力系——作用于同一物体或物体系上的一群力。(2)等效力系——对物体的作用效果相同(外效应)的两个力系。(3)平衡力系——能使物体维持平衡的力系。(4)合力——在特殊情况下,能和一个力系等效的一个力。
5三、平衡的概念——平衡是物体机械运动的特殊形式,是指物体相对地球处于静止或匀速直线运动状态。
6公理一(二力平衡公理)作用于刚体上的两个力,使刚体处于平衡状态的充要条件是:这两个力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且作用在同一直线上。(等值、反向、共线、同体)§1–2静力学公理说明:①对刚体来说,上面的条件是充要的。②对变形体来说,上面的条件只是必要条件。
7③二力体:只在两个力作用下平衡的物体叫二力体。二力杆二力杆F1F2F1F2二力构件受力特点:两个力的方向必在二力作用点的连线上!
8公理二(加减平衡力系公理)在作用着已知力系的刚体上,加上或减去任意平衡力系,都不会改变原力系对刚体的作用效果。(即任何平衡力系均不能改变刚体的运动状态)推论1(力的可传性原理)作用于刚体上某点的力,可以沿其作用线移动到该刚体上的任一点,,而不改变它对该刚体的作用效果。
9==FAF2F1FABF1AB对刚体来说,力的三要素为:大小、方向、作用线。ABFABF
10A公理三(力的平行四边形法则)作用于物体上同一点的两个力的合力也作用于该点,且合力的大小和方向可用这两个力为邻边所作的平行四边形的对角线来确定。F1F2FR矢量表达式:FR=F1+F2即,合力为原两力的矢量和。F1F2FRA力的三角形
11推论2(三力平衡汇交定理)刚体受不平行的三个力作用而平衡时,这三个力的作用线必在同一平面内且汇交于一点。F1F3FRF2A=证明:A3F1F2F3A3AA2A1
12公理四(作用和反作用定律)两个物体之间的作用力与反作用力总是成对出现,且大小相等,方向相反,沿着同一直线,但分别作用在这两个物体上。(等值、反向、共线、异体、同存)[例]吊灯
13§1–3约束和约束力1、自由体:2、非自由体:3、约束:4、约束力:5、主动力:可以任意运动(获得任意位移)的物体。运动受到限制的物体。约束作用于非自由体上而限制其运动的力。限制非自由体运动的周围物体。约束力以外,物体所受的其他已知力。一、几个基本概念
14①大小常常是未知的;②方向总是与约束限制的物体的位移方向相反;③作用点在物体与约束相接触的那一点。约束力的特点:GGN1N2
151、柔性约束:柔绳、链条、皮带构成的约束。二、常见的几种类型的约束绳索类只能受拉,所以它们的约束反力是作用在接触点,方向沿绳索背离物体。
16A
17
182、理想光滑接触面约束(不计摩擦)约束反力作用在接触点处,方向沿公法线,指向受力物体。
19光滑接触面约束实例FNAFNB
203、光滑圆柱铰链约束ABFAB约束反力的作用线必垂直于销钉轴线,并过销钉中心。ABFyFx
21
22
23(1)固定铰支座:FyFx(a)(b)(c)约束反力为径向平面内过铰链中心的两个正交力。
24(2)活动铰支座:Fy(c)(b)(a)Fy约束反力必过铰链中心、且垂直于支承面的分量。
25(1)向心轴承4、轴承约束光滑圆柱铰链约束实例约束反力为径向平面内的两个正交力。
26(2)止推轴承光滑圆柱铰链约束实例约束反力为一个轴向分量加径向平面内的两个正交分量。
275、固定端约束ABAB平面图
28§1–4研究对象和受力图一、分离体的概念(freebody)把从周围物体的约束中分离出来的研究对象,称为分离体,又称为自由体。二、受力图的概念(freebodydiagram)表示分离体及其所受外力的图,称为受力图,又称为分离体图或自由体图。
301、选研究对象2、取分离体3、画出所有主动力4、画出所有约束力三、画受力图的步骤
31梁AB如下图所示,分析AB梁的受力情况并作出它的受力图。例1-1FAB2m3mCαCABFBF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