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年康复护理复习资料
1.康复的对象:急性伤病后期手术后的病人,慢性病患者,年老体弱者,缓解期病人。p1
2.康复护理的评估内容:肌力评定,关节活动度评定,平衡与协调功能评定,认知功能的评定,言语功能评定,日常生活活动能力评定,防跌倒系数评定。p7
3.人体运动种类:p9
(1)按用力方式:被动\主动(助力主动运动,主动运动,抗阻力主动运动)
(2)按肌肉收缩:等长收缩(静态):肌肉长度不变,张力改变。例如:握拳
等张收缩(动态):肌肉长度改变,肌张力不变。例如:爬楼梯
4.关节:关节面(关节头,关节窝,关节软骨)关节囊,关节腔。
5.中枢神经系统:脑和脊髓(神经元分为胞体,树突,轴突)——胞体不可再修复。
周围神经系统:脑神经(12对)脊神经(31对)p13
奥瑞姆自护理论:自理缺陷理论,护理系统理论,自理理论:(普遍性的自理需求,发展性的自理需求,健康偏离性的治理需求)p23
纽曼系统:p24
以开放系统模式为框架,主要组成部分有压力源和反应。三级预防!!
肌力:是肌肉的收缩力。P27
肌力评定:徒手肌力检查评定(MMT):借助重力或徒手施加阻力,分别在减重、抵抗重力和抵抗阻力的条件下做一系列动作。——六级(零级、一级、二级、三级、四级、五级)
肌张力评定:P30
定义:是肌肉组织在静息状态下被动运动时,所显示的肌肉紧张度。
肌痉挛量表(MAC)——改良Ashworth量表P31
平衡评定P33/P34
(1)分类:动态平衡,静态平衡
(2)评定方法:观察法——Bomberg检查法
功能性评价——Fugl—Meyer平衡量表(FMA)
BergBalanceScale评分标准(BBS)
异常步态P41,42,43
偏瘫步态又称画圈步态
帕金森步态:表现为启动困难,步伐细小,躯干前倾,重心前移,小步幅快速向前行走,呈现出前冲或慌张步态。
认知能力评定P44,46
感知功能评定:浅感觉(痛觉,温度觉,触压觉,是皮肤和粘膜的感觉)
认知功能评定:a.认知功能主要涉及:记忆,注意,思维,推理,智力。
b.认知功能减退的常见表现:注意力障碍,记忆力障碍,执行功能障碍。
日常生活活动能力(ADL)P56
定义:是人们在日常生活中,为了照料自己的衣、食、住、行,保持个人卫生整洁和进行独立的社区活动所必须的一系列的基本活动。
评估:Barthel指数评定。
吞咽障碍评定P67
(1).反复唾液吞咽测试:高龄人30秒完成3次即可。
洼田饮水实验:一次30毫升,
1级:5秒钟内能将水一次性饮完,无呛咳及停顿。
2级:能一次性饮完,但时间超过5秒或分两次饮完,无呛咳和停顿。
3级:能一次性饮完,但有呛咳。
4级:分两次以上饮完,但有呛咳。
5级:呛咳频繁,但能全部咽下。
压疮评定P68
定义:是指局部组织长期受压导致皮肤、肌肉和皮下组织缺血、缺氧、营养不良而形成的坏死和溃疡。
(2).I期:肉肤完好,压之不褪色的局限性红斑,浅色,无腐肉
II期:皮水泡、皮破损,皮颜深、无腐肉
III期:皮破、脂肪肉、有腐肉
IV期:皮破,深入骨、关节,有腐肉
不明确期:皮破、有腐肉,深黑色痂覆盖
可疑深度组织损伤:皮没破、深坏死,皮肤色深
注意:好发部:骶尾部
翻身:2小时(间隔)
运动治疗P70——缓解期适用
定义:指利用器械、徒手或患者自身力量,通过主动或被动运动等是患者躯体、生理、心理和精神功能障碍达到恢复和改善的一种训练方法——(是物理治疗的核心部分)
分类:关节活动范围训练、肌力增强训练、耐力训练、平衡与协调能力训练、体位转换训练、步行训练、日常生活活动训练、牵引疗法。
平衡训练P75
基本原则:(1).支撑面积由小到大
(2).从静态平衡到动态平衡;
(3).重心由低到高;
(4).从自动平衡到他动平衡;
(5).从有意识到无意识;
(6).从睁眼到闭眼。
体位转移训练P77
定义:是指人体从一种姿势转移到另一种姿势的过程。
物理因子疗法
电疗
低频电疗法(1000Hz以下)——兴奋、运动感觉神经。(无明显温热感,刺激性强。)
中频电疗法(1000Hz~100KHz)——促进局部血液循环作用。(消炎作用,嘴舒适,刺激性小,深达肌肉,无热感)
高频电疗法(100KHz以上)——热效应、温热感明显,对肌肉神经无兴奋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