库切“耶稣三部曲”的焦虑问题研究
摘要
现代社会是一个布满焦虑情绪的社会,这一点可以管窥于现代派文学和后现
代主义文学作品之中。库切作为一名当下著名的南非裔白人英语小说家,其耄耋
之年依然保持着旺盛的创作生命力,“耶稣三部曲”便是其中的典范。本文以新
精神分析学派的卡伦·霍妮所主张的基本焦虑理论、文化神经症和神经质倾向精
神病理学、自我实现理论等理论为切入点,挖掘库切新作中的焦虑问题,对库切
后期创作中的人文内涵和现实关怀进行深刻的剖析。
论文主体由绪论、四章内容和结语组成,围绕库切对现代性焦虑的文学性表
达和可能的应对措施进行研究。绪论部分说明了所运用理论和库切研究现状,从
总体上对研究对象进行把握。正文部分前三章分别对应三部曲小说,第四章总览
库切后期创作,分析其后期风格转向。第一章关注焦虑问题的开端,库切运用神
话模式的现代派表达技巧,塑造了偶合家庭合理化策略应对的失败,表达在现代
语境下自我成长的困惑。第二章进入焦虑问题的深化,通过一场杀人案件中的疯
人疯语,从爱、教育、死亡三方面论述爱的策略中途畸变和终究失败,刺激了个
体逐步走向自我觉醒与追求的道路。第三章迎来焦虑的死亡结局,堂吉诃德式的
喜剧性死亡和大卫的悲剧性死亡构成了共同展示了此在之“畏”这一基本情态,
面对遭到拒绝的自我实现道路,库切遗留下了模糊的和不断言说地一霎希望之光,
它可能是向死而生去建构自我的丰富可能性,也可能是通过完全世俗化的方式去
解决个体的焦虑。最后一章从库切后期创作角度进行统观,分析说明其对现代性
问题的关注和蕴含的人文关怀。
三部曲既是库切当下创作转型中的实践,又是对现代性焦虑问题的关怀一瞥,
这位老作家近期的创作突出了具有普遍意义的现代性问题的关注,他晚期小说的
风格呈现了一位艺术家卓绝的创作力和生命力。针对现实问题,文学做出的回应
并不是徒劳的发声,而是深入思考和启迪人心的一种精神指引。
关键词:库切;耶稣三部曲;焦虑;新精神分析
VI
AStudyofAnxietyinCoetzeesJesusTrilogy
Abstract
Modernsocietyisasocietyfullofanxiety,whichcanbeseeninmodernist
literatureandpostmodernistliterature.Coetzee,asawell-knownSouthAfricanwhite
Englishnovelist,stillmaintainsvigorouscreativevitalityinhisoctogenarianyears,and
theJesusTrilogyisamodelofit.Thisarticlestartsfromthebasicanxietytheory,
culturalneurosisandneurotictendencypsychopathology,self-actualizationtheoryand
othertheoriesadvocatedbyKarenHorneyofthenewpsychoanalyticschool.Excavate
theanxietyprobleminCoetzeesnewworks,anddeeplyanalyzethehumanistic
connotationandrealisticconcerninCoetzeeslatercreation.
Themainbodyofthethesisconsistsofanintroduction,fourchaptersandan
epilogue,focusingonCoetzeesliteraryexpressionofmodernityanxietyandpossible
countermeasures.Theintroductionpart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