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文件名称:肺癌根治术后护理.pptx
文件大小:4.63 MB
总页数:28 页
更新时间:2025-07-05
总字数:约2.76千字
文档摘要

肺癌根治术后护理演讲人:xxx20xx-03-21REPORTING

目录术后基本护理措施胸腔闭式引流护理要点肺部康复锻炼指导并发症预防与处理策略心理护理与健康教育

PART01术后基本护理措施REPORTINGlogo

术后持续进行心电监护,观察心率、心律、血压及血氧饱和度等指标的变化。心电监护呼吸监测体温监测密切观察患者的呼吸频率、节律和深浅度,以及有无呼吸困难、发绀等症状。定时测量体温,注意有无发热或体温过低等异常情况。030201密切观察生命体征

根据患者病情给予吸氧治疗,保持呼吸道湿润,避免干燥。吸氧治疗定时进行雾化吸入,以稀释痰液,促进排痰。雾化吸入对于无力咳痰的患者,护士应协助其定期翻身、拍背,促进痰液排出。协助排痰保持呼吸道通畅

定期评估患者的疼痛程度,及时采取镇痛措施。疼痛评估根据医嘱给予镇痛药物,缓解疼痛不适。镇痛药物协助患者采取舒适的体位,如半卧位或侧卧位,以减轻疼痛和不适。舒适体位疼痛管理与舒适体位

饮食与营养支持饮食指导术后早期给予流质或半流质饮食,逐渐过渡到普食。鼓励患者多摄入高蛋白、高热量、高维生素的食物。营养支持对于不能进食或进食不足的患者,给予肠外或肠内营养支持,以满足机体代谢需要。口腔护理保持口腔清洁,预防口腔感染。对于不能自理的患者,护士应协助其进行口腔护理。

PART02胸腔闭式引流护理要点REPORTINGlogo

010204引流装置设置及功能检查确保引流装置密封良好,无漏气现象。引流瓶应低于胸壁引流口平面60-100cm,防止瓶内液体逆流入胸膜腔。定期检查引流管是否通畅,避免引流管受压、曲折或堵塞。引流装置应每日进行功能检查,确保其正常运作。03

密切观察引流液的性质、量和颜色,记录每小时引流量。正常引流液应为淡红色,逐渐转为黄色或淡绿色。若引流液呈鲜红色且量较多,提示有活动性出血,应及时报告医生处理。若引流液出现脓性、乳糜状或有异味,提示有感染或乳糜胸,应及时通知医生并采取相应治疗措施。引流液性质、量及颜色观察

鼓励患者深呼吸、咳嗽和排痰,以预防肺部感染。定时挤压引流管,保持引流通畅,防止引流管堵塞。密切观察患者呼吸、心率和血压等生命体征变化,及时发现并处理气胸、血胸等并发症。对于疼痛明显的患者,可遵医嘱给予止痛药物,以减轻疼痛不适发症预防与处理措施

拔管指征24小时引流量少于50ml,脓液少于10ml,无气体排出,患者无呼吸困难等症状,肺部听诊呼吸音清晰,X线检查肺膨胀良好即可拔管。操作方法拔管时先嘱患者深吸气末屏气,然后迅速拔除引流管,并立即用无菌纱布和厚敷料封闭胸壁伤口,外加包扎固定。拔管后注意观察患者有无胸闷、呼吸困难等症状,如有异常应及时处理。拔管指征及操作方法

PART03肺部康复锻炼指导REPORTINGlogo

腹式呼吸01患者取仰卧位,一手置于腹部,一手置于胸部,吸气时腹部肌肉应保持略微收缩,为呼气发音做准备。缩唇呼吸02经鼻吸气,呼气时将嘴唇缩成吹笛状,使气体通过缩窄的口形徐徐呼出,吸气与呼气时间比为1∶2或1∶3。深呼吸训练03患者取坐位或站位,身体放松,深吸气后屏气2~3秒,然后缓慢呼出。呼吸功能训练

03喷气式咳嗽患者取坐位或半卧位,先深吸气后屏气片刻,然后连续咳嗽数次使痰到咽部附近,再用力将痰咳出。01暴发性咳嗽先深吸气使声带关闭,随之胸腹肌聚然收缩,继而一声将气流冲出的咳嗽方法。02分段咳嗽连续小声咳嗽,此种排痰效果差,但术后疼痛明显、咳嗽无力时,可采用此种方法。咳嗽排痰技巧教授

在床上进行上下肢及翻身活动,鼓励尽早下床活动。术后当天在床边站立、围绕床边行走,在病房内或走廊慢走。术后第1天进行肢体运动、深呼吸、咳嗽等锻炼,逐渐增加运动量。术后第2天早期活动及康复计划制定

家属参与和支持家属应给予患者精神支持,鼓励患者积极面对疾病和治疗。家属可参与患者的康复训练,帮助患者更好地掌握康复技巧。家属可协助患者进行日常生活照顾,如饮食、洗漱等。家属应与医护人员保持沟通,及时了解患者的病情和康复进展。

PART04并发症预防与处理策略REPORTINGlogo

严格无菌操作在术后护理过程中,医护人员需严格遵守无菌操作原则,避免交叉感染。呼吸道管理保持呼吸道通畅,定期为患者翻身、拍背,促进痰液排出。合理使用抗生素根据患者病情和医生建议,合理使用抗生素以预防肺部感染。肺部感染防控措施

术后密切观察患者的生命体征,特别是血压、心率等指标的变化。密切观察保持引流管通畅,观察引流液的颜色、性质和量,如有异常及时报告医生。引流管护理根据患者病情,医生可能会使用止血药物来降低出血风险。止血药物应用出血风险监测及应对方案

症状识别密切观察患者是否出现持续性咳嗽、咳脓痰等症状,警惕支气管胸膜瘘的发生。治疗措施一旦确诊,医生会根据病情采取相应的治疗措施,如胸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