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地质量评价试题带答案
姓名: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成绩:__________
1.立地质量评价中,以下哪种方法是直接利用林分的生长指标来评价立地质
量的()
A.地位指数法
B.蓄积量法
C.立地指数法
D.以上都是
2.地位指数通常是指()
A.林分在标准年龄时的平均树高
B.林分在一定年龄时优势木的平均树高
C.林分在任何年龄时的平均树高
D.林分在标准年龄时优势木的平均树高
3.立地质量评价的目的不包括()
A.为造林规划提供依据
B.为森林经营提供依据
C.为木材价格制定提供依据
D.为森林资源评估提供依据
4.影响立地质量的自然因子中,最主要的是()
A.气候因子
B.土壤因子
C.地形因子
D.生物因子
5.以下哪种地形因子对立地质量影响较小()
A.海拔
B.坡度
C.坡向
D.坡长
6.地位级表是根据()编制的。
A.林分平均高和年龄
B.林分优势高和年龄
C.林分蓄积量和年龄
D.林分胸径和年龄
7.立地类型划分的依据是()
A.立地因子的相似性
B.林分类型的相似性
C.树种的相似性
D.经营措施的相似性
8.在立地质量评价中,土壤肥力主要取决于()
A.土壤质地
B.土壤酸碱度
C.土壤有机质含量
D.以上都是
9.以下哪种气候因子对树木生长影响最大()
A.温度
B.降水
C.光照
D.风
10.立地质量评价中,采用多变量分析方法的主要目的是()
A.提高评价的准确性
B.简化评价过程
C.降低评价成本
D.以上都不是
11.地位指数曲线是()
A.反映林分树高随年龄变化的曲线
B.反映林分蓄积量随年龄变化的曲线
C.反映林分胸径随年龄变化的曲线
D.反映立地质量随年龄变化的曲线
12.立地质量评价中,间接评价方法是通过()来评价立地质量。
A.立地因子
B.林分生长指标
C.树种特性
D.经营措施
13.以下哪种土壤质地最适合树木生长()
A.砂土
B.壤土
C.黏土
D.砾土
14.立地类型划分的步骤不包括()
A.立地因子调查
B.立地因子分析
C.立地类型命名
D.林分改造规划
15.地位级与地位指数的关系是()
A.地位级越高,地位指数越高
B.地位级越低,地位指数越高
C.两者没有关系
D.以上都不对
16.立地质量评价中,对于人工林,通常采用()作为评价指标。
A.林分平均高
B.林分优势高
C.林分蓄积量
D.以上都可以
17.以下哪种生物因子对立地质量有重要影响()
A.植被类型
B.病虫害
C.微生物
D.以上都是
18.立地质量评价的时间尺度一般为()
A.短期(1-5年)
B.中期(5-10年)
C.长期(10年以上)
D.以上都可以
19.地位指数表的编制需要大量的()数据。
A.林分调查
B.土壤调查
C.气候调查
D.以上都是
20.立地质量评价中,当立地因子与林分生长指标之间的关系不明确时,可采
用()方法。
A.直接评价
B.间接评价
C.综合评价
D.模糊评价
1.立地质量评价的方法主要有()
A.地位指数法
B.蓄积量法
C.立地指数法
D.多变量分析法
2.影响立地质量的自然因子包括()
A.气候因子
B.土壤因子
C.地形因子
D.生物因子
3.立地类型划分的原则有()
A.相似性原则
B.主导因子原则
C.实用性原则
D.稳定性原则
4.地位指数法的优点有()
A.简单易行
B.准确性高
C.适用范围广
D.能反映立地的长期质量
5.立地质量评价中,土壤因子包括()
A.土壤质地
B.土壤酸碱度
C.土壤有机质含量
D.土壤厚度
6.以下哪些气候因子会影响立地质量()
A.温度
B.降水
C.光照
D.风
7.立地类型划分的步骤包括()
A.立地因子调查
B.立地因子分析
C.立地类型划分
D.立地类型命名
8.立地质量评价的作用有()
A.为造林规划提供依据
B.为森林经营提供依据
C.为森林资源评估提供依据
D.为木材加工提供依据
9.地位级表的局限性有()
A.精度较低
B.适用范围窄
C.不能反映立地的动态变化
D.编制过程复杂
10.立地质量评价中,多变量分析方法包括()
A.主成分分析
B.聚类分析
C.回归分析
D.判别分析
1.立地质量评价只考虑自然因子,不考虑人为因子。()
2.地位指数法是一种直接评价立地质量的方法。()
3.立地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