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4月美术学业水平模拟题及答案
一、单选题(共20题,每题1分,共20分)
1.下列四种色彩由暖至冷变化的序列是
【A】橘红中黄浅绿深蓝
【B】橘红浅绿深蓝中黄
【C】中黄橘红浅绿深蓝
【D】中黄浅绿深蓝橘红
答案:【A】
详解:色彩的冷暖顺序一般为:红色系(暖)>黄色系(暖)>绿色系(中性偏冷)>蓝色系(冷)。橘红属于红色系,中黄属于黄色系,浅绿属于绿色系,深蓝属于蓝色系。所以由暖至冷变化的序列是橘红、中黄、浅绿、深蓝。
2.粉彩最早出现于
【A】嘉靖年间
【B】乾隆年间
【C】康熙年间
【D】宣德年间
答案:【C】
详解:粉彩瓷器是珐琅彩之外,清宫廷又一创烧的彩瓷。在烧好的胎釉上施含砷物的粉底,涂上颜料后用笔洗开,由于砷的乳蚀作用颜色产生粉化效果。粉彩瓷器最早出现于康熙晚期,是在五彩瓷基础上,受珐琅彩制作工艺的影响而创造的一种釉上彩新品种,从康熙晚期创烧,后历朝流行不衰。
3.石膏头像写生的方法步骤一般划分为四个阶段,其中第三个阶段是
【A】构思构图阶段
【B】形体塑造阶段
【C】调整统一阶段
【D】形体分析阶段
答案:【B】
详解:石膏头像写生的方法步骤一般划分为构思构图阶段、形体分析阶段、形体塑造阶段、调整统一阶段。第三个阶段是形体塑造阶段。在形体塑造阶段,需要进一步深入刻画石膏头像的各个部分,包括五官的具体形状、比例、质感等,以及头部的肌肉、骨骼结构等,使石膏头像的形象更加逼真、立体。
4.目前所见到的最早的成熟文字是
【A】篆书
【B】甲骨文
【C】纸草文
【D】金文
答案:【B】
详解:甲骨文是中国商朝时期刻写在龟甲和兽骨上的文字,是目前所见到的最早的成熟文字。金文是指铸造在殷周青铜器上的铭文,也叫钟鼎文,晚于甲骨文。篆书是大篆、小篆的统称,也在甲骨文之后。纸草文是古埃及人用尼罗河下游的纸莎草为原料制作的纸张上书写的文字,不是最早的成熟文字。
5.物体上颜色最重的部分是
【A】中间色调
【B】明暗交界线
【C】投影
【D】受光部
答案:【B】
详解:物体上颜色最重的部分是明暗交界线。因为明暗交界线是物体受光与背光的分界线,受光少,所以颜色最重。投影的颜色深度通常会受到光源强度、物体与投影面的距离等多种因素影响,不一定是最重的;中间色调颜色处于中间程度;受光部颜色相对较亮。
6.下列画作中属于中国画花鸟画的作品是
【A】范宽的《溪山行旅图》
【B】黄筌的《写生珍禽图》
【C】马远的《寒江独钓图》
【D】顾闳中的《韩熙载夜宴图》
答案:【B】
详解:《溪山行旅图》是北宋范宽创作的一幅绢本墨笔画,属于山水画;《寒江独钓图》是南宋画家马远创作的一幅绢本水墨画,也是山水画;《写生珍禽图》是五代十国时期画家黄筌创作的一幅绢本设色画,属于花鸟画;《韩熙载夜宴图》是五代十国时期南唐画家顾闳中创作的一幅绢本设色画,描绘了官员韩熙载家设夜宴载歌行乐的场面,属于人物画。
7.这幅《墨竹图》的作者是宋代的
【A】徐渭
【B】崔白
【C】朱耷
【D】文同
答案:【D】
详解:文同以善画竹著称,他的《墨竹图》是其代表作品之一。崔白的绘画题材多为花鸟等;朱耷是明代画家,以独特画风闻名;徐渭也是明代著名画家,在写意花鸟等方面成就颇高。所以这幅《墨竹图》的作者是宋代的文同,答案选D。
8.用来初学最好的字体是
【A】隶书
【B】楷书
【C】篆书
【D】行书
答案:【B】
详解:楷书具有笔画规整、结构严谨的特点,对于初学者来说,更容易掌握笔画的形态和书写规范,能够打好书写基础,所以是初学最好的字体。隶书笔画相对楷书有一定波折,行书较为流畅且笔画连带较多,篆书的象形性强且笔法复杂,都不太适合初学者入门。
9.下列不是粉彩瓷器的艺术特征的是
【A】字如蝇头
【B】胎体厚重
【C】釉白如玉
【D】晕染作画
答案:【B】
详解:粉彩瓷器的艺术特征包括晕染作画、釉白如玉、字如蝇头、色彩丰富等。其胎体并不厚重,而是较为轻薄。
10.山西太原晋祠的圣母殿侍女群塑像的制作手法是
【A】石刻
【B】木雕
【C】陶塑
【D】泥塑彩绘
答案:【D】
详解:晋祠圣母殿侍女群塑像采用的是泥塑彩绘的制作手法。这些侍女像造型生动,姿态各异,面部表情丰富,通过细腻的泥塑工艺塑造出人物形象,再施以彩绘,使其色彩鲜艳,更加逼真地展现出侍女们的神情风貌,具有极高的艺术价值。
11.下列哪个图案属于四川汉画像砖纹饰。
【A】荆轲刺秦王
【B】弋射收获
【C】水陆攻战
【D】三桃杀二士
答案:【B】
详解:四川汉画像砖的弋射收获图是其典型纹饰之一,生动展现了当时的生活场景。水陆攻战纹饰常见于战国时期的青铜器等;三桃杀二士纹饰多在其他艺术形式中体现;荆轲刺秦王纹饰也并非四川汉画像砖的典型纹饰。
12.中国画“吴门四家”指沈周文徵明仇英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