供应商评审控制程序
1.0目的
明确新供应商的选定,制定评价供应商的方法,以确保能长期、稳定地提供符合要求的物料
和服务,减少采购风险,特制定本程序。
2.0适用范围
适用于公司所有业务往来的供应商。
3.0职责
3.1供应部负责
a)对供应商的开发、选择、调查、评价;
b)确定合格供应商,编制《合格供应商一览表》,并对供应商进行有效地控制和指导;
c)建立《不合格供应商黑名单》,并做好供应商不良行为记录;
d)合同/协议的洽谈、起草、签订;
e)对供应部的按期交货情况进行跟踪统计。
3.2质检部负责
a)对供应商提供地样品进行检验及评价;
b)对供应商提供的产品质量进行跟踪;
c))组织对供应商定期评审。
3.3物资部负责组织相关人员不定期对产品的市场价格进行调查、评定。
3.4使用部门负责对供应商提供的样品进行试用,并提交试用评估报告,参与供应商评审。
3.5设备部负责设备类样品的检验及评估,参与设备类供应商评审。
4.0流程图
5.0程序
5.1供应商的开发
5.1.1首先查询《不合格供应商黑名单》,以防不合格供应商列入开发对象。
5.1.2供应部应利用多种渠道(网络、订货会、交流会、企业黄页、招标等)寻找收集供应商信息
和资料。
5.1.3供应部对符合要求的供应商资料进行分析,初步对供应商的质量保证体系、生产能力、业绩、
交货期等进行调查,初步拟定候选名单,一般一种物料的供应商可以是3-5个候选名单。
5.1.4开发寻找供应商时应尽可能寻找直接生产厂家或地区级代理商,以期建立长期合作关系。
5.2供应商初选
5.2.1供应部向候选名单中的供应商发出公司物料的采购要求,必要时应有验收标准或样品,并请
供应商提供少量样品及初步报价。
5.2.2质检部或使用部门对供应商提供的样品进行检验或试用,并将《供应商送样检验/试用报告》
提交供应部。
5.2.3供应部根据该物料的质量、价格情况及其他情况综合分析、比较、初步选定供应商。一般1
-3个初选名单。
5.3供应商的审查、确定
5.3.1对于重要材料或设备的采购,供应部应组成审查小组,成员由供应部、质检部、生产部或其
他指定人员组成。
5.3.2审查内容包括:供应商资质审查、同类物品价格调查、样品测式、现场考察、历史评价等。
5.3.3现场考察:供应部组织相关人员到供应商生产现场对其质量管理现状、生产设备、检测手段、
生产现场管理、人员等情况进行现场评价,必要时应向供应商索要产品质量计划。
5.3.4历史评价:对供应商以往组织及服务情况(如交货、产品质量、售后服务、价格等)进行评
价。
5.3.5对提供重要物料的供应商同时使用几种审查方式,一般产品的供应商使用样品测式和历史评
价,辅助产品的供应商仅使用历史评价。
5.3.6对金额少、不定期供货的供应商,应急时或没有代替的供应商时可简化审查。
5.3.7审查后还应对价格、交货时间(采购周期)及沟通协调方式进行确认。
5.3.8经审查的供应商应形成《供应商调查报告》,提交供应部主管领导确认,评判合格可列为合
格供应商,一般主选1名,备选2名。
5.3.9对于外包供应商也应使用几种审查方式联合进行审查评价。
5.3.10审查不合格的供应商可以要求其改善,再次审查,但不应超过2次审查。
5.3.11供应部应将确定合格的供应商登录在《合格供应商一览表》内。
5.3.12对于招标形式确定的合格供应商,招投标过程就是合格供应商的审查确定过程,中标方就
是合格供应商。
5.4合同/协议的洽谈、起草、签订
5.4.1确定合格供应商后,供应部应与供应商洽谈,协商供货事宜,洽谈内容应包括:产品质量要
求、价格、付款方式、交货方式、运输方式、交货时间及地点、违约责任、售后服务等。
洽谈过程中需要其他相关人员参与时,应通知相关人员参与合同的洽谈。
5.4.2若是设备供应商应增加洽谈内容、技术支持、技术参数、配件、人员培训、安装调试、提供
相应的图纸资料等。
5.4.3若是外包项目洽谈,应增加洽谈内容:施工进度、图纸审查、验收过程(消防验收、压力容
器验收、防雷防静电验收等)。
5.4.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