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文件名称:清前期浙江民间赈灾:模式、影响与社会脉络探究.docx
文件大小:66.47 KB
总页数:55 页
更新时间:2025-07-07
总字数:约4.86万字
文档摘要

清前期浙江民间赈灾:模式、影响与社会脉络探究

一、引言

1.1研究背景与意义

清前期,浙江作为经济较为发达、人口相对密集的省份,却长期饱受自然灾害的困扰。据相关史料记载与学界研究成果分析,彼时浙江几乎每年都有众多州县遭受不同程度的灾害侵袭,受灾范围广泛,从沿海地区到内陆州县均难以幸免,受灾频率之高,近乎达到十年一灾的程度。台风、海潮、洪涝、干旱、地震等各类灾害交替出现,给当地人民的生命财产安全和社会经济发展带来了沉重打击。康熙七年(1668年)的地震灾害,波及浙江沿海诸多地区,造成房屋大量倒塌,百姓死伤无数,许多家庭因此支离破碎,经济陷入停滞。

面对频发的自然灾害,清政府虽已建立起一套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