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办法》第五条规定抗菌药物临床应用应当遵循安全、有效、经济的原则。第30页,共75页,星期日,2025年,2月5日第二十六条规定医疗机构和医务人员应当严格掌握使用抗菌药物预防感染的指证。预防感染、治疗轻度或者局部感染应当首选非限制使用级抗菌药物,严重感染、免疫功能低下合并感染或者病原菌只对限制使用级抗菌药物敏感时,方可选用限制使用级抗菌药物。第31页,共75页,星期日,2025年,2月5日第二十七条规定严格控制特殊使用级抗生素的使用。特殊使用级抗菌药物不得在门诊使用;临床应用特殊使用级抗菌药物应当严格掌握用药指证,经抗菌药物管理工作组指定的专业技术人员会诊同意后,由具有相应处方权医师开具处方;特殊使用级抗菌药物会诊人员由具有抗菌药物临床应用经验的感染性疾病科、呼吸科、重症医学科、微生物检验科、药学部门等具有高级专业技术职务任职资格的医师、药师或具有高级专业技术职务任职资格的抗菌药物专业临床药师担任。第32页,共75页,星期日,2025年,2月5日第二十八条规定因抢救生命垂危的患者等紧急情况,医师可以越级使用抗菌药物。越级使用抗菌药物应当详细记录用药指征,并应当于24小时内补办越级使用抗菌药物的必要手续。第33页,共75页,星期日,2025年,2月5日第二十九条规定医疗机构应当制定并严格制定门诊患者静脉输注使用抗菌药物比例。第34页,共75页,星期日,2025年,2月5日第三十二条规定医疗机构应当开展细菌耐药监测工作,建立细菌耐药预警机制,并采取下列相应措施:(一)、主要目标细菌耐药率超过30%的抗菌药物,应当及时将预警信息通报本机构医务人员;(二)、主要目标细菌耐药率超过40%的抗菌药物,应当慎重经验用药;(三)、主要目标细菌耐药率超过50%的抗菌药物,应当参照药敏试验结果选用;(四)、主要目标细菌耐药率超过75%的抗菌药物,应当暂停针对此目标细菌的临床应用,根据追踪细菌耐药监测结果,再决定是否恢复临床应用。第35页,共75页,星期日,2025年,2月5日第四十四条规定医疗机构抗菌药物管理机构应当定期组织相关专业技术人员对抗菌药物处方、医嘱实施点评,并将点评结果作为医师定期考核、临床科室和医务人员绩效考核依据。第36页,共75页,星期日,2025年,2月5日第四十五条规定医疗机构应当对出现抗菌药物超常处方3次以上且无正当理由的医师提出警告,限制其特殊使用级和限制使用级抗菌药物处方权。第37页,共75页,星期日,2025年,2月5日第四十六条规定医师出现下列情形之一的,医疗机构应当取消其处方权:(-)、抗菌药物考核不合格的;(二)、限制处方权后,仍出现超常处方且无正当理由的;(三)、未按照规定使用抗菌药物,造成严重后果的;(四)、开具抗菌药物处方牟取不正当利益的。第38页,共75页,星期日,2025年,2月5日第四十七条规定药师未按照规定审核抗菌药物处方与用药医嘱,造成严重后果的,或者发现处方不适宜、超常处方等情况未进行干预且无正当理由的,医疗机构应当取消其药物调剂资格。第39页,共75页,星期日,2025年,2月5日第四十八条规定医师处方权和药师药物调剂资格取消后,在六个月内不得恢复其处方权和药物调剂资格。第40页,共75页,星期日,2025年,2月5日第二部分抗感染药物的使用细则第41页,共75页,星期日,2025年,2月5日抗感染药物使用细则之一已确定为单纯病毒感染性疾病者不使用除抗病毒以外的抗感染药物。第42页,共75页,星期日,2025年,2月5日抗感染药物使用细则之二对发热原因不明,且无可疑细菌感染征象者,可在留取临床标本后针对性地选用抗感染药物进行经验性治疗。第43页,共75页,星期日,2025年,2月5日抗感染药物使用细则之三凡有感染迹象,并能留取临床标本者,在使用抗感染药物前尽早留取临床标本,进行病原体检测和药敏试验,并按药敏结果、结合临床慎重进行选择或修正原用抗感染药物。第44页,共75页,星期日,2025年,2月5日抗感染药物使用细则之四使用抗感染药物应当有明确的细菌感染指征,医生应根据药敏试验结果、药物的适应症、药代动力学特征及病人的病情特点,严格选药,并注意剂量、疗程和给药方法进行个性化给药。第45页,共75页,星期日,2025年,2月5日抗感染药物使用细则之五一般情况下,用药48-72小时疗效不佳才考虑换药。体温恢复正常、症状明显消失后72小时考虑停药,严重感染者疗程应当适当延长。(这条指的是住院的严重感染病人。中医认为:普通感染病人服药“中病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