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文件名称:第七讲太极模式与中医学.ppt
文件大小:2.54 MB
总页数:32 页
更新时间:2025-07-07
总字数:约5.78千字
文档摘要

*第1页,共32页,星期日,2025年,2月5日内容一太极图解二太极图的哲学意义三太极模式四太极与中医的整体观五太极与中医元气说六太极与中医阴阳气化*第2页,共32页,星期日,2025年,2月5日一太极图解太极图是八卦的核心,也是《周易》的精髓。《易经》蕴含有太极的思想,但明确提出太极一辞则始于《易传·系辞上》曰:“易有太极”。*第3页,共32页,星期日,2025年,2月5日关于太极图的来源问题1“太极”文字记载始出于《周易》,如《易·系辞》曰:“易有太极,是生两仪,两仪生四象,四象生八卦。”2太极图画来源有如下几种说法:(1)太极图始出于东汉·魏伯阳《周易参同契》系列。(2)太极图首载宋·朱熹《周易本义》:宋·朱熹通过蔡季通从西蜀隐士索得,载入《周易本义》,遂流传至今。(3)太极图出自宋·周敦颐《太极图说》:传言宋·道士陈抟授“太极图”与周敦颐,授先天图予邵雍,河图洛书传于刘牧。3太极的含义太,“大”也;极,无穷无尽。太极即无限之意,包括时间的无限及空间的无极。所谓无极指无方向,无形状,无限量的太始浑沌元气,即所谓“道生一”。既代表宏观世界的无限,亦象征微观世界的无极。*第4页,共32页,星期日,2025年,2月5日4太极图的生成模式从无极到太极,是《周易》宇宙生成论的基本观点。《周易》认为宇宙本源于无极,即浑沌元气,“太”字在我国古代数学中代表未知,即无穷的意思。太极图是圆形的,蕴含着气一元论的原理,认为宇宙万物始于元气,元气为气化之始,故太极亦即“无极”,亦谓“太虚”,其始为圆形,意即在此。(如下图)。*第5页,共32页,星期日,2025年,2月5日太极生成模式图*第6页,共32页,星期日,2025年,2月5日1太极图阴阳线为何不以直线而用环抱曲线?不以直线,象征阴阳虽然各半,但是相对的,而非绝对,此时阴多阳小,彼时阴少阳多,阴阳不是绝对平均的而是互为消长,互为制约的。2黑眼和白眼的含义?代表至阴、至阳,象征阴极阳生,阳极阴长,阴阳是互相转化的,白眼和黑眼亦表示阴中含阳,阳中含阴之意。3太极图阴阳合抱之间的曲线区的含义?表示阴阳之间的消长是渐变而不是突变。从数字来说,太极图蕴含着由“0”到“一”,由“一”到“二”,由二”到“四”,由“四”到“八”,由八到十六,再到三十二,六十四,乃至无穷。*第7页,共32页,星期日,2025年,2月5日二太极图的哲学意义首先太极图是圆形的,代表宇宙浑沌气一元为始,故是气一元论的征象。发展:太极分含阴阳,指太极图寓有阴阳消长的自然规律,太极图蕴含有事物的变化发展规律。量变、质变:太极图体现着事物的量变、质变规律;转化:太极图的阴阳各半由小到大,由大到小,说明事物不是静止的,是发展着的、转化着的和运动着的。太极图的至阴至阳,表示事物物极必反,重阴必阳重阳必阴的道理,如图12—4。*第8页,共32页,星期日,2025年,2月5日宇宙由浑沌状态演化为太极阴阳合抱化生万物,其演变规律为:无极一太极一两仪一四象一八卦一六十四卦。这是《周易》宇宙观的精粹,体现了“一分二”,“合二为一”的光辉思想。*第9页,共32页,星期日,2025年,2月5日太极图强调运动变化,如《易传·系辞上》说:“易有太极,是生两仪,两仪生四象,四象生八卦”,即指出太极阴阳消长变化是派生万物的本源。宋·周敦颐所著《太极图说》曰“无极而太极,太极动而生阳,动极而静,静而生阴,静极而动,一动一静,互为其根”。皆说明太极图富有深刻的唯物辩证法思想。太极图是《周易》最高哲学范畴,是宇宙事物变化发展规律的缩影,蕴含着高深的哲理。*第10页,共32页,星期日,2025年,2月5日三太极模式1太极的概念:太极是《易经·系辞传》中首先提出来的一个哲学概念。古人将太极看成原始混沌的气,气的运动与聚散产生阴阳,由阴阳又产生四象,再由四象产生八卦,由此而推动事物的发展。所以从宇宙万物的意义上来说,太极是指天地万物的本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