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质专业常用词汇词典(中英文共88页)汇报人:XXX2025-X-X
目录1.岩石学
2.矿物学
3.沉积学
4.构造地质学
5.地球物理勘探
6.水文地质学
7.工程地质学
8.地球化学
01岩石学
岩石类型火成岩概述火成岩是岩浆在地下冷却凝固形成的岩石,主要分为侵入岩和喷出岩两大类。其中,侵入岩在地壳深部缓慢冷却,如花岗岩;喷出岩在地表迅速冷却,如玄武岩。火成岩占地球岩石圈总量的约70%。沉积岩种类沉积岩是由河流、湖泊、海洋等水体中的沉积物经过长时间的物理和化学作用形成的岩石。主要类型包括砂岩、页岩、石灰岩和砾岩等。沉积岩覆盖了地球表面的75%以上,是记录地球历史的重要载体。变质岩特征变质岩是在高温高压条件下,原有岩石的矿物成分和结构发生改变形成的岩石。常见的变质岩有片麻岩、大理岩和石英岩等。变质作用主要发生在地壳深部,是岩石圈物质循环的重要环节。
岩石成因岩浆成因岩浆成因是岩石成因的主要类型之一,指的是岩浆在地壳深部或地幔中形成并上升至地表冷却凝固而成的岩石。岩浆的来源主要有地幔上涌和地壳深部熔融两种方式,岩浆中富含硅酸盐矿物,如橄榄石、辉石等。岩浆岩覆盖了地球表面的约30%。沉积成因沉积成因是指岩石在地球表面或水体中,通过物理、化学或生物作用形成的岩石。沉积物来源于地表的风化、侵蚀和搬运,经过沉积、成岩作用逐渐形成沉积岩。沉积岩的形成过程包括颗粒沉积、胶结作用和成岩作用等,其厚度可达数米至数千米。变质成因变质成因是指原有岩石在高温高压条件下,矿物成分和结构发生改变而形成的新岩石。变质作用通常发生在地壳深部,如地壳下部的岩层或地壳与地幔的交界处。变质作用包括重结晶、变形和矿物转变等过程,常见的变质岩有片麻岩、大理岩和石英岩等。变质作用对地球岩石圈的形成和演化具有重要意义。
岩石结构晶体结构晶体结构是岩石中最基本的微观结构,由有序排列的矿物晶体组成。矿物晶体按照晶体化学组成和空间排列方式可分为等轴晶系、斜方晶系、三斜晶系、单斜晶系和三斜晶系等。晶体结构对岩石的性质有重要影响,如硬度、脆性和光学性质等。粒度结构粒度结构是指岩石中矿物颗粒的大小和形状,通常用粒度(如粗粒、中粒、细粒)来描述。粒度结构对岩石的物理性质有显著影响,如孔隙度、渗透性和抗压强度等。沉积岩的粒度结构往往反映了沉积环境的能量条件和水动力条件。构造结构构造结构是指岩石在地质作用过程中形成的各种构造面和构造线,如节理、断层、褶皱等。构造结构反映了岩石的变形历史和应力状态,对岩石的力学性质和稳定性有重要影响。构造结构的研究有助于揭示岩石的成因和演化过程。
岩石构造断裂构造断裂构造是岩石在应力作用下发生破裂并形成断裂面的一种地质构造。断裂面可以是平直的、波状的或锯齿状的,根据断裂面的规模可分为微裂隙、裂缝、断层等。断裂构造对地下水的流动和资源的分布有重要影响,如石油、天然气等资源的形成与断裂构造密切相关。褶皱构造褶皱构造是岩石在水平应力作用下发生弯曲变形而形成的地质构造。褶皱包括背斜和向斜两种基本类型,其特征是岩层呈波状弯曲。褶皱构造是沉积岩地区常见的地质现象,对于了解地质历史和预测资源分布具有重要意义。节理构造节理构造是岩石中的一种面状构造,由岩石内部或表面微小的裂隙组成。节理可以是闭合的、开放的和滑动的,根据节理的发育程度可分为原生节理、次生节理和构造节理。节理构造对岩石的稳定性有重要影响,也是地下水运移的重要通道。
02矿物学
矿物分类单链结构矿物根据晶体结构可以分为单链结构、双链结构、层状结构和三维网络结构等。单链结构矿物如辉石,其晶体结构由一系列单链状的离子层组成,具有较好的脆性。这种结构在自然界中相对较少见,但具有重要的工业价值。层状结构层状结构矿物如云母,其晶体结构由多个层状单位组成,层间以较弱的范德华力结合。这种结构使得层状矿物具有良好的隔热性和绝缘性,广泛应用于电子、建筑和化工等领域。层状结构矿物在地壳中分布广泛。三维网络结构三维网络结构矿物如石英,其晶体结构由硅氧四面体组成的三维网络结构,具有较高的硬度和化学稳定性。这种结构使得石英矿物在自然界中非常稳定,是地壳中最常见的矿物之一,广泛应用于工业和建筑材料中。
矿物物理性质硬度硬度是矿物抵抗划痕的能力,莫氏硬度量表将其分为10个等级,从滑石(1级)到钻石(10级)。例如,刚玉的硬度为9级,石英为7级,这是矿物鉴定的重要指标之一。硬度高的矿物在加工和使用中需要更加谨慎。密度密度是矿物单位体积的质量,通常以克/立方厘米(g/cm3)表示。不同矿物的密度差异较大,如方铅矿的密度约为7.5g/cm3,而石膏的密度仅为2.3g/cm3。密度可以用来帮助区分不同类型的矿物。光学性质光学性质包括矿物的颜色、透明度和光泽等。颜色可以反映矿物的化学成分,如黄铁矿通常呈金黄色。透明度分为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