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学《金属的化学性质》教案
化学《金属的化学性质》教案1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知道铁、铝、铜等常见金属与氧气的反应现象。
2.初步认识常见金属与盐酸、硫酸的置换反应,以及与
盐溶液的置换反应;能用置换反应解释一些与日常生活有关
的化学问题。
过程与方法
1.认识科学探究的基本过程,能进行初步的探究活动。
2.课堂中,教师组织、引导和点拨学生通过实验探究和
讨论交流,认识金属的化学性质。
3.初步学会运用观察、实验等方法获取信息,并能用图
表和化学语言表达有关的信息。
4.初步学会运用比较、归纳、概括等方法对获取的信息
进行加工,使学生逐步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和学习方法。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通过对五彩纷呈的化学现象的观察,激发学生的好奇
心和求知欲,发展学习化学的兴趣。
2.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以及勤于思考、勇于创新实践、
严谨求实的科学精神。
3.了解化学与日常生活和生产的密切关系,提高学生解
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4.在有趣的实验与老师的点拨中轻松掌握化学知识,体
验到学习的快乐。
教学重难点
重点:探究常见金属的化学性质。
难点:初步运用金属的化学性质,掌握新的化学反应及
反应类型。
教学工具
多媒体课件;实验用具:镁条、铝片、铜片、铁片、酒
精灯、坩埚钳、火柴、砂纸、稀HCl、稀H2SO4、试管(若干)。
教学过程
一、知识回顾
铁、镁等金属在氧气中燃烧的现象以及化学方程式。
二、新课导入
师:铝和铁相比较,具有哪些优良性能?为什么饮料罐
通常都用铝做而不用铁?
目前一些人在一些黄金市场能用黄铜冒充黄金进行诈
骗,为什么有些人会上当?可用什么办法来鉴别它们呢?
生甲:黄铜与黄金的密度不同,测一下它们的密度即可
区别。
生乙:黄铜与黄金的硬度不同,把它们互相刻画,硬度
大的为黄铜,小的为黄金。
生丙:“真金不怕火炼”。用火烧一下,变黑的为黄铜,
不变色的为黄金。
……
师:甲、乙两种方法利用的是金属的物理性质,丙方法
利用的是金属的化学性质。
师:要想更好地使用金属,就需了解金属的各种性质。
上个课题我们学习和研究了金属的物理性质,本节课我们来
学习金属的化学性质。
[板书]课题2金属的化学性质
三、新课教学
金属的化学性质
[板书]一、金属与氧气的反应
课件展示黄金项链、银戒指、学生用的小刀、镁条等金
属物品。学生观察其表面颜色。
师:是谁给纯净的金属穿上了“外衣”呢?
生:是空气!
师:确切地讲,是空气中的氧气。
【实验探究1】
步骤:1.分别把镁条、铝片、铜片用砂纸打磨后放在空
气中,过一段时间观察并记录现象。
2.用坩埚钳夹住镁条、铝片、铜片在酒精灯上加热,观
察并记录现象。
现象:1.镁条、铝片表面变暗,铜无变化。
2.镁条在空气中剧烈燃烧;铝片表面失去光泽;铜片表
面变黑。
结论:金属可与氧气发生化学反应。
[学生活动]请三位同学上黑板书写:
2Mg+O22MgO
4Al+3O22Al2O3
2Cu+O22CuO
师:铁在纯氧中点燃能反应吗?若能,写出反应的化学
方程式。
[板书]3Fe+2O2Fe3O4
师:根据上面的反应,我们可得出金属具有什么样的化
学性质?
生:金属能与氧气发生化学反应。
[讨论]大多数金属都能与氧气发生反应,但反应的难易
和剧烈程度相同吗?
生:镁、铝等在常温下就能与氧气反应;铁、铜等在常
温下几乎不与氧气反应,但在高温时能与氧气反应;“真金
不怕火炼”说明金即使在高温时也不与氧气反应。
[讲解]金属与氧气反应的性质除了可用于鉴别物质(如
黄铜与黄金的鉴别)外,还有其他的一些用途。如铝具有很
好的抗腐蚀性能,就是由于铝与空气中的氧气反应在其表面
生成一层致密的氧化铝薄膜,从而阻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