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文件名称:第三讲人的社会化.ppt
文件大小:1.45 MB
总页数:31 页
更新时间:2025-07-08
总字数:约3.23千字
文档摘要

第1页,共31页,星期日,2025年,2月5日第一节社会化及其动力一、什么是社会化二、社会化的生物基础三、社会化的内容第2页,共31页,星期日,2025年,2月5日一、什么是社会化1·人的社会化人类的婴儿在刚出生的时候是一个孤弱无能的有机体,新生儿一无所知,如果没有他人的帮助,至多只能生存几个小时,与其他动物没有什么区别。与其他动物不同的是,人的行为以及各种能力,是通过后天的学习而得到的。出生的婴儿只是一个生物体,这个生物体必须通过某种方式被改造成一个完全的人,一个能够有效地参与到社会生活中去的人。天性最聪明,如果没有后天的教化,作为生物个体的婴儿也不可能成为社会人。第3页,共31页,星期日,2025年,2月5日例子:罗伯逊社会学P143-146)(1)狼孩与野孩(2)在被隔离的情况下长大的孩子(3)制度化的儿童(4)在被隔离的情况下长大的猴子第4页,共31页,星期日,2025年,2月5日人的社会化是什么?定义:社会化是一个人学习社会的文化、增加自己的社会性、由生物人变成社会人的过程。涵义:一是个人在社会中学习、接受教化等各种手段,了解和掌握社会的知识、技能、价值标准和行为规范的过程。二是个人积极活动,介入社会生活,参加社会关系系统,对已有的社会经验和社会观念进行再生产和再创造的过程。第5页,共31页,星期日,2025年,2月5日社会化的过程实际上是一个人对一种文化的期许“内化”的过程。所谓“内化”就是,对于一些行为和假设,处在该文化环境中的人,学得很“透彻”,不再对其有任何质疑,认为它是对的,因此对它只是接受;人社会化的过程实际就是理解人的社会生活是在多大程度上由“社会建构”的,而不是有天生的某种所谓基因特质塑造的。人群的生存从一开始就具有社会性,社会就是一个个人组成的集体而已。社会化的过程是使每个人适应社会生活的过程,它使得每一个人具有预测他人行为或者反应的能力。社会化的过程还是一个传承文明,使特定社会得到延续的过程。第6页,共31页,星期日,2025年,2月5日二·社会化的生物基础人类创造了自己的文化与社会,并且使它们能够一代一代地传递下去,这主要是因为人作为高级的社会动物,具有接受社会化的一些特殊条件,这些特殊条件,是人类长期进化的结果,也就是人的社会化的生物基础。这些生物基础主要包括1、人类具有超越本能的能力。2、人有较长的依赖生活期,有一个生理上不能独立生活的童年时期.3、人有较强的学习能力。4、人有语言的能力。第7页,共31页,星期日,2025年,2月5日三、社会化的内容(1)1、学习生活的基本技能-p602、学习谋生的基本手段-p603、学习社会行为规范-p614、明确生活目标-p615、培养社会角色-p62第8页,共31页,星期日,2025年,2月5日三、社会化的内容补充(2)6、本体安全感和信任感的建立米德的角色扮演理论米德区分了主体我(主我)与客体我(宾我)。米德认为自我意识或认知本身只能经由假定他人的位置而获得。个人的认同植根于早期的社会化过程,早期社会生活确立的认同,如性别、自我是主要的认同,在以后的社会生活中改变较难。第9页,共31页,星期日,2025年,2月5日艾里克森:自我发展过程中的认同危机:他从关心理性的自我(ego)入手,对自我的发展进行研究,自我的发展可以区分为八个阶段,每个阶段都有认同危机产生,通过对危机的解决,人获得了一个稳定的自我,包括对生活的许多基本的关怀。认同危机因此是Erickson的核心概念。第10页,共31页,星期日,2025年,2月5日总体来看,自我认同是个人依据其经历而形成的,作为反思性理解的自我(P58),它不是给定的,即作为个体动作系统的连续性的结果,而是在个体的反思活动中必须被惯例性地创造和维系的某些东西,自我认同的支撑性话语特征是主我、宾我、你的语言分化。自我认同包括了人的概念的认知部分:我是谁?对身体的轮廓与特性的感知;对自身角色、地位、行为规范的期待;我认为他人对我的期待?人自我认同在特定的叙事进程之中拓展开来。稳定的自我认同也是本体安全的基础。吉登斯认为:自我认同的内容,建构个人经历的特质会随着社会和文化的改变而改变。第11页,共31页,星期日,2025年,2月5日第二节社会化的历程社会化的历程社会化的因素第12页,共31页,星期日,2025年,2月5日一、社会化历程-基本社会化采用埃里克森(Erikson)关于生命周期来看社会化的历程:婴幼儿期(0-6岁)智能、动作、语言、情绪有明显的发展,人逐渐成为有独立人格的个体,孩童在适应环境过程中开始有明显的倾向。第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