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文件名称:明清时期泰山管治:制度、实践与影响探究.docx
文件大小:52.82 KB
总页数:39 页
更新时间:2025-07-08
总字数:约3.37万字
文档摘要

明清时期泰山管治:制度、实践与影响探究

一、引言

1.1研究背景与意义

泰山,位于山东省中部,屹立于齐鲁大地,其主峰玉皇顶海拔1545米,以雄伟壮丽的自然景观和深厚悠久的文化底蕴,在中国历史长河中占据着举足轻重的地位。自远古时期,泰山就被视为神山,受到人们的尊崇与敬仰,这种敬畏之情贯穿了整个中国历史,在明清时期,泰山的重要性更是在政治、文化、宗教等多个领域得以充分彰显。

在政治层面,泰山在古代帝王的统治理念中具有特殊意义,封禅泰山是古代帝王向天地宣告统治合法性、彰显功绩、祈求国泰民安的重大政治仪式。虽然明清时期的皇帝未举行封禅大典,但泰山依然是国家祭祀体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承载着国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