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文件名称:从弗洛伊德理论剖析《弗洛斯河上的磨房》人物的心灵迷宫.docx
文件大小:38.3 KB
总页数:18 页
更新时间:2025-07-09
总字数:约2.2万字
文档摘要

从弗洛伊德理论剖析《弗洛斯河上的磨房》人物的心灵迷宫

一、引言

1.1乔治?艾略特与《弗洛斯河上的磨房》概述

乔治?艾略特(GeorgeEliot),原名玛丽?安?伊万斯(MaryAnnEvans),是19世纪英国文学史上举足轻重的作家,与萨克雷、狄更斯、勃朗特姐妹等同为维多利亚时期的文学巨匠。她出身于华威郡一个中产阶级商人家庭,早年在宗教氛围浓厚的学校接受教育,这使她深受宗教影响,同时也培养了她对语言和知识的热爱,她精通拉丁文、法文、德文等多种语言。在其文学生涯中,翻译工作为她积累了丰富的文学素养,随后担任“西敏寺评论”杂志编辑的经历,进一步拓展了她的视野和思想深度。艾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