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文件名称:2008年高考生物试卷(山东)(解析卷).pdf
文件大小:286.87 KB
总页数:6 页
更新时间:2025-07-09
总字数:约8.48千字
文档摘要

2008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山东)

理科综合能力测试试题——生物部分

(本卷生物选择题包括8小题,每小题4分,单选,共32分;非选择题包括2小题必做,33分,2小题

选做1,8分,共41分;生物部分合计73分;全卷物化生总计240分)

一、选择题(8小题,每小题4分,共32分)

1、从细胞膜上提取了某种成分,用非酶法处理后,加入双缩脲试剂出现紫色;若加入斐林或班氏并加热,

出现砖红色。该成分是

A、糖脂B、磷脂C、糖蛋白D、脂蛋白

2、已知分泌蛋白的新生肽链上有一段可以引导其进入内质网的特殊序列(图中P肽段)。若P肽段功能缺

失,则该蛋白

A、无法继续合成

B、可以进入高尔基体

C、可以被加工成熟

D、无法被分泌到细胞外

3、2008年1月12日我国科考队员登上了南极“冰盖之颠”。他们生理上出现的适应性变化是

①体温下降②机体耗氧量降低③皮肤血管收缩④体温调节中枢兴奋性增强⑤甲状腺激素

分泌量增加

A、①③④B、①④⑤C、②③⑤D、③④⑤

4、通过特定方法,科学家将小鼠和人已分化的体细胞成功地转变成了类胚胎干细胞。有关分化的体细胞

和类胚胎干细胞的描述,正确的是

A、类胚胎干细胞能够分化成多种细胞B、分化的体细胞丢失了某些基因

C、二者功能有差异,但形态没有差异C、二者基因组相同,且表达的基因相同

5、下列与生物进化相关的叙述,正确的是

A、进化总是有突变引起的B、进化时基因频率总是变化的

C、变异个体总是适应环境的D、进化改变的是个体而不是群体

6、分裂期细胞的细胞质中含有一种促进染色质凝集为染色体的物质。将某种动物的分裂期细胞与G1期(DNA

复制前期)细胞融合后,可能出现的情况是

A、来自G1期细胞的染色质可是复制B、融合细胞DNA含量是G1期细胞的2倍

C、来自G1期细胞的染色质开始凝集D、融合后两细胞仍按各自的细胞周期运转

7、右图所示为叶绿体中色素蛋白等成分在膜上的分布。在图示结构上

A、生物膜为叶绿体内膜

B、可完成光合作用的全过程

C、发生的能量转换是:光能→电能→化学能

16

第页|共页

D、产生的ATP可用于植物体的各项生理活动

8、拟南芥P基因的突变体表现为花发育异常。用生长素极性运输抑制剂处理正常拟南芥,也会造成相似

的花异常。下列推测错误的是

A、生长素与花的发育有关B、生长素极性运输与花的发育有关

C、P基因可能与生长素极性运输有关D、生长素极性运输抑制剂诱发了P基因突变

二、非选择题

必做题(33分,包括26、27题,共2题)

26.(19分)番茄(2n24)的正常植株(A)对矮生植株(a)为显性,红果(B)对黄果(b)为显性,两

对基因独立遗传。请回答下列问题:

⑴现有基因型AaBB和aaBb的番茄杂交,其后代的基因型有种,基因型的植株自交产生的

矮生黄果植株比例最高,自交后代的表现型及比例为。

⑵在♀AA×♂aa杂交种中,若A基因所在的同源染色体在减数第一次分裂时不分离,产生的雌配子染色体数

目为,这种情况下杂交后代的株高表现型可能是。

⑶假设两种纯和突变体X和Y都是由控制株高的A基因突变产生的,检测突变基因转录的mRNA,发现X的

第二个密码子中第二碱基由C变为U,Y在第二个密码子的第二碱基前多了一个U。与正常植株相比,

突变体的株高变化可能更大,试从蛋白质水平解释原

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