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流行病学1流行的基本环节病原体病原可在患病动物或蜱体内存活很长时间,患环形泰勒虫的牛可带虫达6年之久;伞形扇头蜱可传递羊巴贝斯虫7个世代以上。传播媒介——蜱易感动物2传播方式
(1)经卵传播大多数巴贝斯虫以这种方式。
(2)期间传播在蜱的同一个世代内传播,泰勒科原虫以这种方式。第30页,共70页,星期日,2025年,2月5日
3流行病区的划分
由于蜱的种类和分布的地区性,其活动又有明显的季节性,因此该病的发生和流行也具有明显的地区性和季节性。(1)安全区无蜱、无病原(2)受威胁区三项中有两项(3)隐伏地区流行三个环节均存在,但未流行,其原因:①每年蜱叮咬注入病原,形成带虫免疫;②某些因素使蜱的数量、滋生与活动减少形成假安全区。但一旦条件适应,即可恢复流行,特别是外来动物可引起暴发流行。第31页,共70页,星期日,2025年,2月5日(4)固定流行区流行三因素均存在,每年固定时间都要流行本病,只是时间早、晚,数量多少不同。(五)致病机理动物梨形虫病大多表现为高热、贫血、黄疸、血尿等症状群。1高热虫体代谢产物的毒素作用。2贫血虫体繁殖破坏红细胞,引起溶血性贫血。3血尿与黄疸红细胞被破坏后,血红蛋白一部份进入肝脏变成胆红素滞留于血中;另一部分血红蛋白经肾随尿排出,产生血红蛋白尿。第32页,共70页,星期日,2025年,2月5日(六)免疫学特征
带虫免疫它是机体防御力和梨形虫之间处于暂时“平衡状态”,患病动物由于营养不良、过度疲劳及其它疾病使机体防御能力下降时,可破坏这种平衡,从而使该病复发或重复感染同样的梨形虫。第33页,共70页,星期日,2025年,2月5日二、巴贝斯虫病
(一)双芽巴贝斯虫病
一种经蜱传播的急性发作的季节性血液原虫病。1病原形态特征p\4-2-1.jpgp\4-2-2.jpg寄生于牛的红细胞内的大型虫体,虫体长度大于红细胞半径,位于红细胞内的中央,二虫体尖端相联呈锐角。虫体经姬氏染色法染色后,核(染色质)呈紫红色,原生质(或胞浆)呈淡蓝色。虫体形态有梨形、椭圆形,眼眶形等,典型虫体为双梨形,约占70%。2生活史在牛体内行成对出芽生殖,在蜱体内行有性生殖(配子生殖)及孢子生殖。第34页,共70页,星期日,2025年,2月5日3流行病学特征
(1)分布热带及亚热带地区,在我国主要流行于南方14个省区。各种牛均可感染与发病。(2)传播媒介在我国主要为微小牛蜱,经卵传播。微小牛蜱为一宿主蜱,一年可繁殖2-3代;双芽巴贝斯虫在牛蜱体内可继代传递3个世代之久。(3)发病季节与蜱的活动基本一致,在南方多发于7-9月份。(4)牛发病特点在一般情况下,两岁以内的犊牛发病率高,但症状轻,死亡率低;成年牛发病率低,但症状重,死亡率高;当地牛对本病有抵抗力,良种牛和由外地引入的牛易感性较高,症状严重,病死率高。第35页,共70页,星期日,2025年,2月5日4临床症状高热,呈稽留热(40-42℃);贫血,可视粘膜苍白;黄疸及血尿。5病理剖检变化
脾肿大;胆囊肿大,粘膜出血;膀胱扩大,内充满血尿;可视粘膜苍白或显黄疸;血稀薄等。第36页,共70页,星期日,2025年,2月5日6诊断(1)临床检查初步诊(2)血涂片染色作病原检查,查找传播媒介(3)鉴别诊断炭疽:发病无季节,血尿中含有红细胞,天然孔出血,血凝固不全,呈黑色,脾梁不显。牛出败:无血尿,脾脏正常牛巴贝斯虫:小型虫体,长度小于红细胞半径,成双的梨形虫体尖端以钝角相连,位于红细胞边缘。环形泰勒虫病:无血尿,体表淋巴结肿大。(4)免疫学诊断
第37页,共70页,星期日,2025年,2月5日7治疗
(1)贝尼尔(2)台盼兰
(3)黄色素(4)焦虫净8预防(1)发病季节,新引进牛和育成牛不在有微小牛蜱的地方放牧。(2)畜体及畜舍内灭蜱;疫苗接种。(3)及时查治病畜。第38页,共70页,星期日,2025年,2月5日(二)牛巴贝斯虫病
1病原形态特征p\4-2-3.jpg
小型虫体,大多位于红细胞的边缘(80%以上),梨形虫体的长度小于红细胞的半径,两虫的尖端相联呈钝角,染色质只有一团。2传播媒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