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溶解度萜类化合物亲脂性强,易溶于醇及脂溶性有机溶剂,难溶于水。随着含氧功能团的增加或具有苷的萜类,则水溶性增加。具有内酯结构的萜类化合物能溶于碱水,酸化后,又自水中析出,此性质用于具内酯结构的萜类的分离与纯化。萜类化合物对高热、光和酸碱较为敏感,或氧化,或重排,引起结构的改变。在提取分离或氧化铝柱层析分离时,应慎重考虑。第126页,共190页,星期日,2025年,2月5日(二)萜类化合物的化学性质1、加成反应含有双键和醛、酮等羰基的萜类化合物,可与某些试剂发生加成反应,其产物往往是结晶性的。这不但可供识别萜类化合物分子中不饱和键的存在和不饱和的程度,还可借助加成产物完好的晶型,用于萜类的分离与纯化。第127页,共190页,星期日,2025年,2月5日(1).双键加成反应1)与卤化氢加成反应:柠檬烯与氯化氢在冰醋酸中进行加成反应,反应完毕加入冰水即析出柠檬烯二氢氯化物的结晶固体。第128页,共190页,星期日,2025年,2月5日2)与溴加成反应:萜类成分的双键在冰醋酸或乙醚与乙醇的混合溶液中,在冰冷却下,滤取析出的结晶性加成物。第129页,共190页,星期日,2025年,2月5日3)与亚硝酰氯(Tilden试剂)反应:先将不饱和的萜类化合物加入亚硝酸异戊酯中,冷却下加入浓盐酸,混合振摇,然后加入少量乙醇或冰醋酸即有结晶加成物析出。生成的氯化亚硝基衍生物多呈蓝色~绿色,可用于不饱和萜类成分的分离和鉴定。生成的氯化亚硝基衍生物还可进一步与伯胺或仲胺(常用六氢吡啶)缩合生成亚硝基胺类。后者具有一定的结晶形状和一定的物理常数,在鉴定萜类成分上颇有价值。第130页,共190页,星期日,2025年,2月5日第131页,共190页,星期日,2025年,2月5日4)??Diels-Alder加成反应:带有共轭双键的萜类化合物能与顺丁烯二酸酐产生Diels-Alder加成反应,生成结晶形加成产物,可借以证明共轭双键的存在。第132页,共190页,星期日,2025年,2月5日(2)羰基加成反应1)与亚硫酸氢钠加成:含羰基的萜类化合物可与亚硫酸氢钠发生加成反应,生成结晶形加成物,加酸或加碱又可使其分解。此性质可用于分离。含双键和羰基的萜类化合物若反应时间过长或温度过高,可使双键发生加成,并形成不可逆的双键加成物。第133页,共190页,星期日,2025年,2月5日棉酚(gossypol)为杜松烷型双分子衍生物,主要存在于棉籽中,为有毒的黄色液体,具有杀精子的作用,但副作用大而未应用于临床。棉酚不含手性碳原子,但由于两个苯环折叠障碍而具有光学活性。棉酚在棉籽中为消旋体,有多种不同熔点的晶体。第94页,共190页,星期日,2025年,2月5日α-山道年是山道年草或蛔蒿未开放的头状花序或全草中的主成分。山道年是强力驱蛔剂,但服用过量可产生黄视疟毒性,已被临床淘汰。第95页,共190页,星期日,2025年,2月5日由于山道年结构中具有1,4-二烯酮的交叉共轭(1,4-二烯-3-酮)体系,用光照射可引起变化,若用酸处理,可发生重排,二烯酮变成酚;碱处理则转变成山道年酸(santonic酸)。第96页,共190页,星期日,2025年,2月5日第97页,共190页,星期日,2025年,2月5日(三)薁类衍生物
凡由五元环与七元环骈合而成的芳环骨架都称为薁类(azulenoids)化合物。这类化合物多具有抑菌、抗肿瘤、杀虫等生物活性。第98页,共190页,星期日,2025年,2月5日薁类化合物溶于石油醚、乙醚、乙醇、甲醇等有机溶剂,不溶于水,溶于强酸。可用60~65%硫酸或磷酸提取薁类成分,酸提取液加水稀释后,薁类成分即沉淀析出。薁类化合物的沸点较高,一般在250°C~300°C,在挥发油分馏时,高沸点馏分可见到美丽的蓝色、紫色或绿色的现象时,表示可能有薁类化合物的存在。第99页,共190页,星期日,2025年,2月5日薁类成分的检测多用Sabety反应:取挥发油1滴溶于1ml氯仿中,加入5%溴的氯仿溶液,若产生蓝紫色或绿色时,表明有薁类化合物存在。与Ehrlich试剂(对-二甲胺基苯甲醛浓硫酸)反应产生紫色或红色时,亦可证实挥发油中有薁类化合物存在。第100页,共190页,星期日,2025年,2月5日愈创木醇(guaiol)存在于愈创木木材的挥发油中,属于薁类的还原产物。该化合物在蒸馏、酸处理时,可氧化脱氢而形成薁类。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