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文件名称:5营养学基础(矿物质).pptx
文件大小:3.1 MB
总页数:51 页
更新时间:2025-07-10
总字数:约4.22千字
文档摘要

第三节

矿物质〔minerals〕

;人体重量:96%是有机物和水分,4%为无机元素组成。

在这些元素中,已发现有20种左右的元素是构成人体组织、维持生理功能、生化代谢所必需,营养学上称这类营养素为矿物质。

常量元素

微量元素;矿物质的主要生理功能

(1)构成机体组织的重要成分,如骨骼和牙齿中的钙、磷、镁;

(2)调节细胞膜通透性、控制水分,维持正常的渗透压、酸碱平衡、维持神经肌肉兴奋性;

(3)构成酶的辅基、激素、维生素、蛋白质和核酸的成分,或参与酶系的激活。;1.钙*

钙是人体内含量最多的一种无机元素。正常情况下,成人体内含钙总量约为1200g,相当于体重的2.0%。

其中99%集中在骨骼和牙齿中:主要以羟磷灰石结晶形式存在,少量为无定形钙,婴儿期比例较大,以后随年龄增长而逐渐减少。

;1)形成和维持骨骼和牙齿的结构;

2)维持肌肉和神经的正常活动;

3)参与血凝过程;

4)促进体内某些酶的活性,维持体液酸碱平衡以及细胞内胶质稳定性。;(1)膳食中草酸盐与植酸盐的影响

它们可与钙结合成难于吸收的盐类如植酸钙、草酸钙,从而使钙的吸收率降低。

(2)膳食纤维

膳食纤维干扰钙的吸收,可能是其中的醛糖酸残基与钙结合所致。;(3)维生素D缺乏

缺乏时,钙吸收作用所必需的钙结合蛋白减少,因此在纬度偏北或在有雾的城市紫外线照射缺乏或受阻挡,更要注意从膳食中补充VD。;(4)长期钙--磷比例不适宜

钙、磷之中任何一种元素过多都可干扰这两种元素的吸收,并且可增进其中较少的一种元素的排泄。

长期摄入过多的磷可损害平衡机制,改变钙代谢,引起低钙血症和继发性甲状旁腺功能亢进。;(1)维生素D

有利于钙通过肠壁的转运以增进钙的吸收。

(2)乳糖

乳糖可与钙螯合,形成低分子量可溶性络合物,而且当其被肠道菌分解发酵产酸,使肠腔pH降低,均有利于钙吸收。

(3)适宜的钙磷比例

钙磷比例为1:1时,有利于钙的吸收。;钙缺乏症;1)推荐量

每100g蛋白质需要1g钙,高磷膳食要增加钙的需要。;2)食物来源

奶与奶制品中含钙丰富,120mg/100g,吸收率也高,是婴幼儿理想的钙来???。;资料:我国居民膳食钙摄入状况;*2.镁

人体内含镁20~28g,其中3/5集中在骨骼,2/5分散在肌肉和软组织。镁在人体生理、病理及临床治疗中占有重要地位,近年来已被引起广泛的注意。;1.生理功能

激活多种酶的活性;

抑制钾、钙通道;

维护骨骼生长和神经肌肉的兴奋性;

维护胃肠道的功能;

镁盐有利尿、导泻的作用。;2.缺乏症

镁缺乏的特征可表现为肌肉痉挛〔颤抖、抽搐〕、心率过快、倦怠、恶心,严重时可导致精神错乱。;3.食物来源及适宜摄入量

植物食品含镁较多,花生、芝麻、大豆、全谷、绿叶蔬菜含镁丰富;

我国居民膳食镁的适宜摄入量〔AI〕成人为350mg/d;可耐受最高摄入量〔UL〕成人为700mg/d。;*3.磷;二、影响磷吸收的因素

1、食物来源:谷物中含有较多的磷,但是吸收率较低,但长期食用谷类食品,机体会形成对植酸磷的适应能力,吸收率会不同程度的提高;

2、VD的含量:P的吸收需要有VD的参与,当体内VD缺乏时,血清中无机磷的含量降低;

;3、食物中Al、Fe、Mn等金属离子的含量,它们常与磷的盐结合,形成不溶盐,阻碍P的吸收;

4、适宜的Ca:P:适宜的Ca:P婴儿期为1.5:1,一岁以上为1:1并维持终身;;蛋类、瘦肉、鱼类、干酪以及动物肝脏肾的磷含量很丰富,而且易吸收,植物性食品中海带、芝麻酱、花生、坚果及粮食中含量较高。;*4.其他常量元素〔K为2000mg/日〕;二、微量元素

*1.铁;主要是完成氧的转运、交换和组织的呼吸过程;它是构成血红蛋白、肌红蛋白的原料;在肝脏中对药物有解毒作用;可提高机体免疫力;促使胡萝卜素转化为维生素A等等。

;

1、食物种类:膳食中铁的吸收率平均约为10%。但各种食物间有很大的差异,动物性食品铁的吸收率一般高于植物性食品,如果膳食中植物性食品较大时,铁的吸收率就可能不到10%。鸡蛋的铁的吸收率低于其它动物性食品,在10%以下。;2、食物中有些成分,如维生素C、胱氨酸、半胱氨酸、赖氨酸、组氨酸、葡萄糖、果糖、柠檬酸、琥珀酸、脂肪酸、肌苷、山梨酸等能与铁螯合成小分子可溶性单体,阻止铁的沉淀,因而有利于铁的吸收。;3、肉、禽、鱼类食物中有一种叫“肉因子〞〔肉鱼禽因子〕的物质,能显著地促进非血红素铁的吸收。据试验摄入含硫酸亚铁的烤面包卷的同时,摄入肉类可使面包中的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