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文件名称:从《长恨歌》英译看异质性与可读性的和谐共生.docx
文件大小:47.47 KB
总页数:25 页
更新时间:2025-07-10
总字数:约3.42万字
文档摘要

从《长恨歌》英译看异质性与可读性的和谐共生

一、引言

1.1研究背景与意义

在中华灿烂悠久的文学长河中,白居易的《长恨歌》无疑是一颗璀璨夺目的明珠,占据着举足轻重的文学地位。这首创作于唐宪宗元和元年(806年)的长篇叙事诗,以其细腻入微的笔触、动人心弦的情感和跌宕起伏的叙事,生动展现了唐玄宗与杨贵妃之间缠绵悱恻又充满悲剧色彩的爱情故事,同时深刻反映了唐朝由盛转衰这一重要历史时期的社会风貌与时代变迁。

从文学价值来看,《长恨歌》的语言优美凝练,词汇丰富精妙,修辞手法运用得恰到好处。诗中“回眸一笑百媚生,六宫粉黛无颜色”,仅用寥寥数字,便将杨贵妃倾国倾城的美貌刻画得淋漓尽致;“在天愿作比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