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文件名称:雷帕霉素对绒癌JEG-3细胞株生物学行为的影响及分子机制探究.docx
文件大小:40.95 KB
总页数:20 页
更新时间:2025-07-10
总字数:约2.63万字
文档摘要
雷帕霉素对绒癌JEG-3细胞株生物学行为的影响及分子机制探究
一、引言
1.1研究背景与意义
绒癌,即绒毛膜癌,是一种高度恶性的滋养细胞肿瘤,多发生于生育年龄的女性,绝大多数与妊娠相关,可继发于葡萄胎、异位妊娠、足月分娩之后,极少数为未婚女性的原发性绒癌。作为一种严重威胁女性健康的恶性肿瘤,绒癌具有独特的生物学行为和临床特征。在临床表现上,患者常出现阴道不规则出血,阴道内还可能长出紫兰色结节,引发明显的疼痛感。随着病情进展,子宫体积会增大,子宫旁出现较大肿块,卵巢黄素囊肿等情况也时有发生,严重时可导致腹腔内出血。
绒癌的危害不容小觑。由于患者常伴有长时间或大量的阴道出血,极易引发贫血症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