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文件名称:廉洁从教培训课件图片.ppt
文件大小:3.68 MB
总页数:10 页
更新时间:2025-07-10
总字数:约1.43万字
文档摘要

廉洁从教培训课件欢迎参加廉洁从教培训课程。本次培训旨在提高教师廉洁自律意识,营造清正廉洁的校园环境。廉洁从教是每位教育工作者应遵守的基本准则,也是新时代对教师队伍提出的重要要求。在当今社会快速发展的背景下,教师作为人类灵魂的工程师,肩负着培养下一代的重任。通过系统的廉洁教育,我们将共同构建诚信、公正、透明的教育生态,为学生树立榜样,为社会培养优秀人才。本课程将从多个维度探讨廉洁从教的重要性、实践方法和案例分析,希望每位教师都能从中有所收获,将廉洁精神融入教育教学的方方面面。

导入:何为廉洁从教廉洁从教的核心定义廉洁从教是指教师在教育教学活动中坚持廉洁自律,不以权谋私,不接受贿赂,不利用职务之便谋取个人利益,保持教育公平公正的行为准则和职业道德。价值体系廉洁从教体现了教师职业的纯洁性和神圣性,是师德师风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维护教育公平正义的基本保障。政策解读教育部2025年最新文件强调,廉洁从教已成为教师考核评价体系中的关键指标,与教师的职称评定、岗位晋升紧密相连。

教师廉洁之于国家发展教育公平的基石教师廉洁是实现教育公平的基础。当教师坚守廉洁底线,才能确保每位学生获得公平的教育机会和资源,不因家庭背景或其他因素而受到差别对待。在招生、评优、评价等环节中的公平公正,直接影响着社会公众对教育系统的信任度,关系到国家教育事业的健康发展。社会信任的来源教师作为社会的道德楷模,其行为直接影响着公众对教育行业乃至整个社会的信任。廉洁从教能够增强人民群众对教育公平的信心,提升教育系统的社会声誉。新时代对教师形象提出了更高要求,教师不仅要教书育人,更要以身作则,展现高尚的道德品质和职业操守,成为学生和社会的表率。

师德师风新要求师德师风引领教育发展成为学生成长的引路人教师职业道德红七条政治素质、师德规范、业务水平等七项标准师德考核与一票否决制师德失范行为将导致全面否决新时代教师职业道德的红七条强调了教师在政治素质、职业操守、业务能力等方面的基本要求。其中,廉洁从教是重要的考核内容,要求教师不得利用职务之便谋取私利,不得接受学生及家长的礼品礼金。师德考核已实行一票否决制,即教师如有违反师德规范的行为,无论其他方面表现如何优秀,都将被一票否决,这体现了对教师道德品质的高度重视。

廉洁教育政策梳理《新时代教师职业行为十项准则》明确规定教师不得索要或接受学生及家长赠送的礼品礼金、不得参加由学生及家长付费的宴请等活动、不得向学生推销图书报刊或教辅材料。《中华人民共和国教师法》修订版强化了教师廉洁从教的法律责任,明确了教师不得利用职务之便谋取私利的禁止性规定。《教师职业道德规范》要求教师廉洁奉公,严于律己,不利用职务之便谋取私利。《关于加强教育系统党风廉政建设的意见》提出了教育系统反腐倡廉建设的具体措施,强调了教师廉洁从教的重要性。

全面从严治教新趋势24%违纪案件同比增长2024年教育系统违纪案件较去年同期增长近四分之一856全国通报案例数2024年全国教育系统共通报典型违纪案例856起68%廉洁意识提升率经过廉洁教育后,教师廉洁自律意识显著提升2024年,教育系统廉政建设呈现出查处力度加大、违纪形式多样、通报处理及时的新趋势。从数据可以看出,虽然违纪案件有所增长,但这主要是由于监管力度加大,发现问题更及时所致。同时,经过系统的廉洁教育,教师队伍整体廉洁意识有了显著提升。典型反面案例通报流程已实现常态化,包括发现问题、调查核实、处理决定、通报批评、警示教育五个环节,形成了闭环管理机制,对违纪行为形成有效震慑。

廉洁风险点识别招生环节择校、特长生录取、指标到校等存在利益输送风险评优评先竞赛获奖、三好学生评选等公平性风险财务管理学校采购、经费使用、小金库管理等财务风险日常管理收受礼品礼金、有偿家教、教材教辅选用等风险识别廉洁风险点是预防教育系统腐败问题的第一步。在招生环节,特别是特长生录取、指标到校分配等环节容易出现权力寻租行为;在评优评先过程中,如不公开透明,易引发公平性质疑;在财务管理方面,采购过程中的回扣、经费使用不当等问题时有发生;在日常管理中,教师收受礼品礼金、开展有偿家教等行为也是常见的廉洁风险点。

廉洁失范行为典型案例(一)案例概述某市中学王姓班主任在期末考试前,接受学生家长赠送的感谢红包5000元,并承诺给予该学生在班级管理和成绩评定上的照顾。此事被其他学生家长举报后,引发调查。违规事实王某违反了《新时代教师职业行为十项准则》中不得索要或接受学生及家长赠送的礼品礼金的规定,同时违反了教师职业道德。处理结果王某被学校给予行政记过处分,取消当年评优评先资格,并被责令退还礼金、公开检讨。此案被作为警示案例在全市教育系统通报。社会影响该事件在当地引起广泛关注,损害了教师形象和学校声誉,也对教育公平造成了负面影响,引发了社会对教育公平问题的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