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诗惠崇春江晚景教案
汇报人:
1
2021/10/10/周日
目录
01
古诗背景介绍
02
教学目标设定
03
教学内容分析
04
教学方法与手段
05
教学过程设计
06
作业与评价
2
2021/10/10/周日
古诗背景介绍
章节副标题
01
2021/10/10/周日
作者简介
惠崇是北宋时期僧人,擅长绘画,其诗作多描绘自然风光,影响深远。
惠崇的生平
作为宋代文人,惠崇的诗作在文学史上占有一席之地,对后世诗人有较大影响。
惠崇的文学地位
惠崇不仅以诗闻名,其画作亦颇具特色,尤其擅长画竹,有“竹林七贤”之称。
惠崇的艺术成就
惠崇与苏轼、黄庭坚等文人有交集,其诗作中可见与这些文人交流的痕迹。
惠崇与其他文人的交往
01
02
03
04
4
2021/10/10/周日
作品背景
《春江晚景》创作于北宋,反映了当时社会的自然景观和人们的生活状态。
创作时期
惠崇是北宋时期僧人,擅长绘画,其诗作多描绘自然风光,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
作者简介
5
2021/10/10/周日
教学目标设定
章节副标题
02
2021/10/10/周日
知识与技能目标
通过学习《惠崇春江晚景》,学生能够理解并描绘诗中所描绘的春日江边的美丽景色。
理解古诗意境
01
学生能够识别并解释诗中出现的文言词汇,如“惠崇”、“春江”等,增进文言文阅读能力。
掌握古诗文言词汇
02
通过朗读和背诵《惠崇春江晚景》,学生能够感受并掌握古诗的韵律和节奏,提升文学鉴赏力。
学习古诗韵律美
03
7
2021/10/10/周日
过程与方法目标
通过分析古诗中的意象和修辞,提高学生对文学美的感知和鉴赏能力。
01
引导学生模仿古诗的写作手法,进行创作练习,以增强其文学表达和创作能力。
02
通过解读古诗中的隐喻和象征,训练学生的逻辑思维和推理能力。
03
让学生了解古诗背后的文化背景,培养对传统文化的尊重和传承意识。
04
培养审美鉴赏能力
提升文学创作技巧
锻炼逻辑思维与推理
增强文化理解与传承意识
8
2021/10/10/周日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
通过古诗文的学习,激发学生对自然美景的热爱和欣赏,培养其审美情感。
培养审美情感
引导学生理解古诗中的文化内涵,增强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认同感和自豪感。
弘扬传统文化
鼓励学生主动探究古诗背后的历史故事和文化背景,培养其自主学习和深入探究的兴趣。
激发探究兴趣
9
2021/10/10/周日
教学内容分析
章节副标题
03
2021/10/10/周日
诗歌内容理解
惠崇是北宋时期僧人,擅长绘画,其诗作多描绘自然风光,风格清新脱俗。
作者简介
《春江晚景》创作于北宋时期,反映了当时社会的自然景观和人文气息。
创作时期
11
2021/10/10/周日
语言艺术鉴赏
通过赏析古诗,激发学生对自然美景的热爱和对传统文化的欣赏。
培养审美情感
引导学生理解诗中所蕴含的勤劳、和谐等传统美德,促进其价值观的形成。
树立正确价值观
通过学习古诗,增强学生对中国古典文化的认同感和自豪感,培养文化自信。
增强文化自信
12
2021/10/10/周日
文化内涵解读
通过讲解《惠崇春江晚景》,引导学生理解诗中描绘的春日江边的宁静美景。
理解古诗意境
分析《惠崇春江晚景》的结构特点,让学生了解古诗的韵律和对仗,提升文学鉴赏力。
学习古诗结构
教授学生诗中关键词汇的含义和用法,如“春江”、“晚景”等,增强语言表达能力。
掌握古诗词汇
13
2021/10/10/周日
教学方法与手段
章节副标题
04
2021/10/10/周日
启发式教学
提高文学分析技巧
教授学生如何分析古诗中的意象、修辞手法,增强文学作品的解读能力。
强化语言表达能力
通过讨论、朗诵和写作练习,锻炼学生准确、生动地表达对古诗文的理解和感受。
培养审美鉴赏能力
通过古诗文的学习,引导学生感受和欣赏春江晚景的美,提升审美鉴赏力。
激发创意思维
鼓励学生在理解古诗的基础上,进行创作性的表达,如绘画或写作,以展现个人理解。
15
2021/10/10/周日
情境教学法
惠崇是北宋时期僧人,擅长诗画,其诗作多描绘自然风光,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
惠崇的生平
作为诗人,惠崇的诗作以清新脱俗著称,尤其擅长写景,其诗作对后世影响深远。
惠崇的文学成就
惠崇不仅诗名远播,其绘画亦有独到之处,尤其擅长画竹,被誉为“竹林七贤”之一。
惠崇的绘画艺术
北宋时期文化繁荣,惠崇的创作活动与这一时期的文化氛围密切相关,反映了当时社会风貌。
惠崇与时代背景
16
2021/10/10/周日
互动式学习
作者简介
惠崇是北宋时期僧人,擅长绘画,其诗作多描绘自然风光,风格清新脱俗。
创作时期
《春江晚景》创作于北宋时期,反映了当时社会的自然景观和人文情怀。
17
2021/10/10/周日
教学过程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