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文件名称:诡辩的修辞密码:解析语言的狡黠与逻辑的迷障.docx
文件大小:46.94 KB
总页数:22 页
更新时间:2025-07-11
总字数:约2.82万字
文档摘要
诡辩的修辞密码:解析语言的狡黠与逻辑的迷障
一、引言
1.1研究背景与意义
在日常生活和学术交流中,诡辩是一种常见的语言现象。无论是在街头巷尾的争论、商业谈判的交锋,还是在学术研讨的激烈辩论中,我们都能捕捉到诡辩的身影。例如,在一些热点话题的网络讨论中,常常有人为了支持自己的观点,采用似是而非的论证方式,试图混淆视听、误导大众。这种现象不仅在当代社会屡见不鲜,其历史更是源远流长,可追溯至古希腊和古代中国时期。在古希腊,诡辩的兴起与当时盛行的雄辩热潮紧密相连,众多辩者为了在辩论中取胜,常常运用各种巧妙却又可能偏离真理的言辞技巧。而在古代中国,诡辩中蕴含的负面思维也被融入到人们对自然、世界的认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