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文件名称:2025年黑龙江省绥化市青冈县互利营林站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五个五年规划.docx
文件大小:31.57 KB
总页数:30 页
更新时间:2025-07-11
总字数:约1.6万字
文档摘要

研究报告

PAGE

1-

2025年黑龙江省绥化市青冈县互利营林站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五个五年规划

一、总体要求和指导思想

1.规划背景和意义

(1)2025年,我国正处于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的关键时期,全国各地经济社会发展正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机遇和挑战。黑龙江省绥化市青冈县互利营林站作为重要的林业生产单位,承担着推动地方经济发展、保护生态环境、促进农民增收等多重任务。近年来,青冈县互利营林站在林业产业发展、生态建设、科技创新等方面取得了显著成效,为地方经济社会发展做出了积极贡献。然而,面对新形势、新任务,青冈县互利营林站仍存在一些亟待解决的问题,如产业结构单一、科技创新能力不足、市场竞争力不强等。因此,制定一个科学合理的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五个五年规划,对于青冈县互利营林站乃至整个青冈县经济社会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2)青冈县互利营林站位于黑龙江省绥化市青冈县,地处东北平原,拥有丰富的林业资源。近年来,青冈县林业产值逐年攀升,2020年达到5亿元,同比增长10%。其中,林业产业已成为青冈县国民经济的重要支柱。然而,与全国其他林业发达地区相比,青冈县林业产业仍存在一些短板。例如,2020年青冈县林业产业人均产值仅为2.3万元,低于全国平均水平2.5万元;林业科技创新能力较弱,科技进步贡献率仅为45%,低于全国平均水平50%。此外,青冈县林业产业在市场竞争力、产业链条完整性、品牌建设等方面也存在不足。因此,制定一个切实可行的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五个五年规划,对于青冈县互利营林站乃至整个青冈县林业产业的高质量发展至关重要。

(3)在国际国内经济形势复杂多变、生态环境日益严峻的背景下,青冈县互利营林站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五个五年规划的实施,将为青冈县乃至黑龙江省林业产业发展提供有力支撑。首先,规划将有助于优化产业结构,推动林业产业向高端化、绿色化、智能化方向发展。例如,通过引进和培育一批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林业新品种,提高林业产业的技术含量和附加值。其次,规划将强化科技创新,提升林业产业核心竞争力。例如,加强与国内外科研院所的合作,推动科技成果转化,提高林业产业的科技进步贡献率。最后,规划将注重生态环境保护,实现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的统一。例如,通过实施退耕还林、植树造林等生态工程,提高森林覆盖率,改善生态环境。总之,青冈县互利营林站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五个五年规划的实施,将为青冈县林业产业的高质量发展注入强大动力。

2.规划目标与原则

(1)规划目标方面,青冈县互利营林站将力争在“十四五”期间实现林业产值翻一番,达到10亿元,林业产业增加值占农业总产值的比重提高到30%。具体包括:推进林业产业结构调整,发展林下经济,提高林业附加值;加大科技创新力度,提升林业产业技术水平,科技进步贡献率提升至60%;加强生态保护与建设,确保森林覆盖率稳定在50%以上,森林质量显著提升。以黑龙江省其他地区为例,黑龙江省伊春市通过实施“绿盾行动”,2020年森林覆盖率达到了73.1%,成为全国林业产业发展的重要示范。

(2)原则方面,青冈县互利营林站将坚持绿色发展、创新驱动、协调发展、开放共享的原则。绿色发展方面,坚持生态优先、绿色发展,推动林业产业转型升级,促进生态环境改善。如黑龙江省大兴安岭地区通过实施“绿色矿山”建设,2020年矿山生态环境恢复治理面积达到1000公顷。创新驱动方面,加大科技创新投入,提升林业产业核心竞争力。如黑龙江省牡丹江市通过设立林业科技创新基金,2020年新增林业高新技术企业10家。协调发展方面,优化产业结构,促进城乡区域协调发展,提高人民生活水平。如黑龙江省哈尔滨市通过实施“城乡一体化”战略,2020年城乡收入差距缩小到2.5:1。开放共享方面,积极参与国际合作与交流,推动林业产业对外开放,共享发展成果。如黑龙江省与俄罗斯远东地区合作,2020年林业进出口贸易额达到1亿美元。

3.发展预期和战略布局

(1)青冈县互利营林站在“十四五”期间的发展预期是,实现林业产业产值增长20%,达到10亿元,其中林下经济产值占比达到30%。预计到2025年,森林覆盖率将达到52%,新增森林面积2.5万公顷。为实现这一目标,青冈县互利营林站将重点发展特色林业、生态旅游和林产品加工等产业。例如,借鉴浙江省丽水市“森林康养”模式,青冈县将建设一批森林康养基地,预计到2025年,森林康养产业将实现收入1亿元。

(2)战略布局方面,青冈县互利营林站将实施“三区三带”发展战略。即:建设生态保育区、生态修复区、生态产业区三大区域,形成沿河生态带、沿山生态带、沿路生态带三大生态廊道。具体措施包括:在生态保育区,加强森林资源保护,提高森林质量;在生态修复区,实施退耕还林、沙化土地治理等工程,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