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文件名称:初中游记教学课件.ppt
文件大小:12.63 MB
总页数:50 页
更新时间:2025-07-11
总字数:约1.08万字
文档摘要

初中游记教学课件本课件旨在指导初中语文教师进行游记单元教学,全面提升学生阅读与写作能力,培养学生观察、表达和思考的综合素养。

教学目标与整体设计知识目标掌握游记的文体特点和基本结构理解游记的表达技巧和写作要素积累相关语言素材和经典句段能力目标提高阅读分析和鉴赏能力培养观察生活、感受美的能力锻炼写作表达和情感抒发能力素养目标培养热爱自然、热爱生活的情感增强文化意识和审美能力形成积极的人生态度和价值观

单元内容总览古典游记《望庐山瀑布》《登泰山记》《桂林山水》等古典游记,重点学习文言文游记的特点与鉴赏方法。现代游记《社戏》《秦淮河》《故乡的野菜》等现代游记散文,学习景物描写与情感抒发的结合。写作实践游记创作训练、素材积累方法、细节描写技巧等写作实践环节,培养学生的写作能力。

游记的文体特点游记融合了叙事、写景、抒情等多种表达方式真实性游记是作者亲身经历的真实记录,不是虚构的文学创作,讲究真情实感。叙事与抒情并重既要记叙旅途见闻,又要表达个人感受,二者紧密结合。地域特色鲜明以特定地点的风土人情、自然景观为描写对象,突出地方特色。

游记发展简史1先秦两汉《山海经》开创了地理志书与游记的先河,记载了大量地理风物和神话传说。2魏晋南北朝陶渊明的《桃花源记》、孙绰的《游天台山赋》等作品奠定了山水游记的基础。3唐宋时期柳宗元的《永州八记》、苏轼的《赤壁赋》等成为文人游记的经典代表。4明清时期徐霞客的《徐霞客游记》是中国古代地理游记的巅峰之作,记录了大量地理实况。5现当代徐志摩的《再别康桥》、余秋雨的《文化苦旅》等现代游记作品风格多样,内涵丰富。

游记的核心元素时间地点明确的时空背景,是游记的基本框架,如五月的杭州西湖。人物活动作者本人及旅途中遇到的人物,以及他们的言行举止。景物描写详细生动的景物描写是游记的重要内容,包括自然风光和人文景观。情感抒发作者对所见所闻的感受和思考,是游记的灵魂所在。

阅读游记的三步法第一步:整体阅读通读全文,把握游记的基本内容和写作线索,了解作者游览的时间、地点和主要活动。第二步:划分段落根据内容和结构,将游记划分为不同的段落,明确每个段落的主要内容和作用。第三步:抓关键句找出表达作者情感和思想的关键句段,分析作者的情感变化和写作意图。

精读代表篇目一——《登泰山记》作者简介姚鼐(1731-1815),清代著名学者、散文家,桐城派代表人物。其文章讲究义理、考据、辞章三者并重。文章主旨通过记录登泰山的亲身经历,描绘泰山壮丽的自然景观,表达对自然的敬畏和对生命的思考。《登泰山记》不仅是一篇优秀的游记,也是一篇蕴含深刻哲理的文言散文,是初中文言文教学的经典篇目。

内容梳理与段落结构第一部分(开篇)交代登山时间、同行人及出发情况,为后文描写做铺垫。第二部分(登山过程)详细描写登山途中所见的奇特景观,如石坞中诸峰环立等,展现泰山的壮丽雄奇。第三部分(登顶感受)描述登顶后所见云海日出等壮观景象,抒发登临绝顶的豪迈情怀。第四部分(下山归程)简要记述下山经过及归程情况,全文形成完整结构。

写作手法与艺术特色细致观察作者对泰山景物进行了细致入微的观察,如对石坞中诸峰环立的描绘,展现了泰山的壮丽景观。精确描写用词准确,描写生动,如若星辰之列宿于天,形象地表现了夜晚山下点点灯火的景象。借景抒情通过描写泰山的雄伟壮丽,表达了作者对自然的敬畏和对生命的思考,情景交融。

重点句段赏析泰山正南面,峭壁千寻,下有流泉,喷薄而出,雪浪奔空,汹涌湍激。与崖间磊石相击,声如雷霆。词语赏析峭壁千寻:用夸张手法形容泰山南面悬崖的高耸陡峭喷薄而出:生动描绘泉水喷涌而出的壮观景象雪浪奔空:比喻泉水如雪白的浪花冲向天空声如雷霆:用比喻手法形容水石相击的巨大声响手法分析运用动静结合的手法,既写了山的静态高峻,又写了水的动态奔腾通过视觉、听觉等多种感官描写,使画面更加生动形象使用排比句式,增强了语言的气势和节奏感

拓展问题与思考1泰山在文中扮演了怎样的角色?泰山不仅是一座山,更是作者情感的寄托和思想的载体。通过描写泰山的雄伟壮丽,作者表达了对自然的敬畏和对生命的思考。2作者的情感变化有哪些?从开始的期待,到登山过程中的艰辛与惊叹,再到登顶后的豪迈与感悟,作者的情感随着登山过程不断变化深化。3这篇游记有什么现实意义?它不仅记录了泰山的自然景观,也表达了对生命、自然和人生的思考,具有超越时空的哲理性。

精读代表篇目二——《社戏》作者简介鲁迅(1881-1936),原名周树人,中国现代文学的奠基人,伟大的文学家、思想家和革命家。创作背景《社戏》写于1922年,是鲁迅创作的回忆性散文,收入《朝花夕拾》中,描写了作者童年时期的一段农村生活经历。主题意义通过描写乡村看戏的经历,表达了作者对童年生活的怀念和对农村生活的热爱,展现了纯朴的乡土风情。

结构脉络与写作思路引入部分从回忆